清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花盆底鞋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如今,喜欢时尚的女孩都喜欢穿高跟鞋,毕竟穿高跟鞋可以凸显自身的气质,让人看起来更自信。不过高跟鞋毕竟是民国时期传过来的舶来品,对于之前清朝的女子来说,根本没有见过,虽然他们不知道高跟鞋,但是却拥有类似的替代品,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花盆底鞋”。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种鞋很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鞋底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这种花盆底鞋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所以又叫马蹄底鞋,走路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鞋底以木制成,外裹白布,一般为7厘米,高最高的可达13厘米,鞋帮饰花草虫鸟等刺绣。有的鞋底上也有绣花图案,脚尖处有针线编成的穗子及地。当时新妇及年轻女子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到了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连慈禧太后也常着此鞋。
让人费解的是,满族是一个,也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经常要骑马,根本不可能穿花盆底鞋,那么他们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呢?
这其中和“缠足”的陋习有一定关系。相传,缠足之事始于秦始皇。秦始皇选美女入宫,足小为首要标准。大概秦始皇以为,女人足小,难以出门招摇,因而温顺,因而洁净。于是,民女纷纷缠裹双脚,梦想有朝一日能选到君王侧。
南宋以后,缠足从宫中延至民间,从良家蔓延到妓家。《艺林伐山》记载,“行都妓女,皆穿窄袜弓鞋如良人”。除了妓女,缠足在宋朝仍局限在上流社会,普通女子,甚至富家女子多不缠足。而后逐渐演变,缠足竟成了规范女子德行的标准,到了明代缠足更是进入盛世。
满清入关之后,满足女子看汉族女子的小脚和走路姿态,竟然也十分羡慕和喜欢,于是纷纷效仿裹小脚,不过当时的皇帝们却不喜欢,比如康熙时期就曾有令:禁止女子束发裹足,违令者流亡。
在这样的情形下,“花盆底鞋”应运而生,这种鞋的鞋底很高,再加上满族女子喜欢穿旗袍,这样不仅旗袍不拖地,而且还能掩盖住双脚,达到不裹脚也能达到“小脚”的目的,这是“花盆底鞋”的第一个用途。
第二个用途也很好理解。当时的满族妇女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为花盆底鞋。
第三个用途则是为了方便皇帝。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即使没有这么夸张,几十人,几百人也是有的,皇帝不可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姓名,这时候“花盆底鞋”就派上用场了。
随着时代发展,当时的“花盆底鞋”越发精美。鞋面多为缎制,绣有花样,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女子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对于后宫中的妃子来说,“花盆底鞋”上的装饰也是根据他们的地位来定的。皇帝要是忘记了眼前女子的身份和地位,低头看一眼对方的鞋子,大概心中就有数了。
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民间还有很多的说法,比如说“满族妇女单纯为增加身高,所以用高底”,不过这些说法很难考证,小编觉得,或许只是单纯的追求美吧,就像现在的高跟鞋一样,你认为呢?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