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节俭新政,打个补丁都要花费千两?
如果穿越到道光朝,会发现出入紫禁城的人多数衣衫褴褛,破旧的衣服上打着整齐的补丁。他们不是来拍戏的群众演员,而是掌握了大清政府重要权力的官员。他们之所以如此装扮,是因为极为推崇节俭。道光朝的节俭风气起到了怎样的实际效果呢?
道光朝财政捉襟见肘,无奈奉行节俭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不乏推崇节俭的皇帝,但真正奉行节俭长达一生的,只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一人。道光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是,很节俭、很抠门,励精图治但政绩平平。道光皇帝推崇节俭与乾隆朝以来的政府经济困境关系密切。
清王朝到乾隆末期已经出现衰败的征兆。乾隆皇帝通过南巡、办“千叟宴”,彰显太平盛世,但也耗费巨大,致使财政亏空,社会矛盾尖锐。嘉庆皇帝登基后,政府财政状况未见好转。扳倒和珅这个大贪官后,政府也不过是解了燃眉之急。
道光皇帝从上台起,就要应对耗资巨大的平叛工作,财政上捉襟见肘。同时,由于官员贪腐成性,政府财政收入上不来,道光皇帝刚登基就面临改革难题。为了改变现状,他一上台就启动改革程序,希望革除朝廷弊政。
清廷弊政的核心是官员贪腐。从顺治朝开始,整个国家流行的潜规则是:各层办事都要送礼,官商相互勾结,权力寻租严重。康熙朝虽经济强盛,但吏治极为腐败。雍正朝为整顿吏治,实行高薪养廉,但最终也没能从根子上改变现状。到乾嘉时期,社会风气更加腐败,各层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向上暗中“孝敬”,不然寸步难行。
据《晚清帝国风云》记载,道光皇帝上台后,下发很多指示,要求各级官员杜绝送礼,杜绝权力寻租。道光帝试图通过吏治改革缓解财政压力。此举招致官员的一致反对。道光皇帝被迫收回谕令,并做公开检讨。改革受挫后,道光皇帝准备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以图改变官场风气。
皇帝树榜样大臣节俭
《清宣宗实录》记载,为将自己的节俭理念传达给各级官吏,道光发布《御制声色货利谕》。这道谕令倡导“重义轻利,不蓄私财;停止各省进贡;不再增建宫殿楼阁”的节俭理念。各级官吏讨论学习后表示一定认真实践谕令精神。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把每年四十万两银子的宫廷开支降了一半,改为每年二十万两。皇帝的日常用度一律从简,笔墨纸砚全是普通品,而非特制。据《满清外史》记载,道光皇帝的衣服每个月才换一次。除了龙袍,他的衣服破了,一定打了补丁继续穿。
不仅如此,他还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外,妃嫔及宫廷工作人员,非节庆不得吃肉。妃嫔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可穿光鲜的衣服。据喻大华《道光皇帝》记载,皇后过生日的招待会极为简单,每人一碗打卤面。
工作日里,皇帝每餐只四个菜,朝廷官员的工作餐也不得多于四个菜。外地官员进京述职时,对勤勉能干的官员,皇帝会以赐宴表彰。但在道光朝,皇帝赐宴,仅是政治荣誉,被赐宴的官员领了荣誉后自己出去掏钱吃饭。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奉行节俭,各级官员则效仿皇帝,大兴节俭之风。
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皇帝的衣服旧了照样穿,大臣们也都换上了旧衣服。皇帝的裤子破了个洞,打了补丁继续穿。朝臣也为自己的衣服打上补丁。道光年间的朝会很像是丐帮大会。一眼望去,从龙椅上坐的到地砖上跪的,全是衣衫破旧的人,个个像叫花子。
大臣之间见面不再说恭喜发财、恭喜高升等废话,而是相互抱怨哪里的菜又涨价了,生活如此窘迫,没法活了,等等。一时间,朝臣都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了。有些官员更是将自己如何与小商贩砍价,少花了一文钱的事,对外大肆宣扬。
其中,将这种节俭精神贯彻得最为彻底的是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据《晚清帝国风云》记载,曹大学士朝会上穿的裤子,两个膝盖都打了补丁。道光帝的裤子只是一个膝盖有补丁,每次看到曹学士,总是龙颜大悦。
曹大学士每天赶着一辆破旧的驴车上早朝。早朝结束后,他便脱下朝服,换上更为破旧的衣服,拎着箩筐到菜市场上去买菜。他经常为了一文钱与商贩讨价还价,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
曹大学士的种种节俭行为总能通过各种途径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也因此更加喜欢曹学士。曹学士践行节俭获得政治成功。在这个巨大的示范作用下,道光朝大臣节俭的极端案例层出不穷。
节俭背后的奢侈
在节俭之风的沐浴下,官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力求与时俱进。
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京城内的旧衣铺子生意火得不得了,所有的存货都卖得精光。起初,旧衣服的价格比新衣服低很多。随着需求的旺盛,很快旧衣服的价格与新衣服持平。有的官员把新衣服拿到旧衣铺子里换取旧衣服来穿。
后来,旧衣服的价格飞速增长,竟然高于两件新衣服的价格。有钱的官员才能穿得起旧衣服。官俸低的官员已经消费不起旧衣服了,他们只好在新衣服上打上补丁,在袖子上抹上油腻的物质,以显示与朝廷保持一致的节俭立场。
在这之后,不仅旧衣服价格飞涨,给衣服打补丁的价格也涨了很多。官俸低的只好请家人自己动手给衣服打补丁。
看到满朝文武如此简朴,道光皇帝龙颜甚悦,得意于自己治国有方。不过,道光皇帝奉行的节俭并没有给朝廷省下什么钱。有些人捞钱的手段极为龌蹉,例如内务府的人。
内务府总管皇宫的事务,皇帝一家的吃喝拉撒都靠他们打理。这群人的生财之道是从采购和工程中吃回扣。道光皇帝把宫廷预算削减了一半,停掉了很多工程项目,这让内务府的人非常不爽。
混在皇宫里的这群人自有办法,那就是在皇帝的节俭中做文章。据《春明梦录》记载,有一次,道光帝的裤子破了个洞,内务府安排人打补丁。皇帝看到内务府的账目时吓了一跳,原来这个补丁报账一千两银子。
在当时,三钱银子足以买一条新裤子,但现在一个补丁竟然花了一千两银子!皇帝问责时,内务府总管解释道,皇帝的裤子用的是上好的布料做的。这种布料只有苏州才有,而在苏州凑齐各种花色的面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来回的路费和办事人员的差旅费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内务府算了这笔账之后,道光皇帝发现,原来一千两银子还是内务府报少了。
皇帝在朝堂上的节俭行为和大臣的刻意模仿并没有改变整个官僚机制的运作模式。道光朝,整个国家吏治极为腐败,官吏、军人吸食鸦片、聚众赌博、嫖娼等行为极为严重。皇帝与大臣的节俭游戏成了有组织有目的的乞丐服表演。
道光帝奉行的节俭美德,最终成了皇帝与大臣默契配合上演的一出闹剧。在这个过程中,唯有皇帝一人入戏了,其他的大臣则成了陪演和看客。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