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大唐打下一半江山,还有一半是谁打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诛杀,成为了皇位的新任继承人。
对于李世民弑兄逼父的行为,后人十分包容,其主要原因,一个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对李世民有加害之心,另一个便是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的功劳甚至比李渊还要大得多。
末年,天下隐隐有着大乱的倾向,而正是李世民多次劝说李渊起事,才有了后来晋阳起兵、李唐政权建立。
为了统一全国,李世民率军南征北战,可以说,大唐的一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然而,唐朝统一后,李渊却按照,封了更年长的李建成为太子。这当然令李世民不满,他发动兵变也算是为自己鸣不平。
我们说大唐的半壁江山要归功于李世民,而另外半壁,其实应该归功于他的姐姐。
李世民的这个姐姐,是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平阳昭公主,她一生的战绩仅次于李世民。
关于平阳昭公主的确切姓名和出生年月,史书中并没有进行记载。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她年轻时被李渊嫁给了出身将门,身手不凡而喜欢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柴绍。
这之后的几年,平阳昭公主跟随丈夫学习了很多行军打仗的事情,也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大业十三年(617),在李世民等人的劝说下,李渊决意起兵,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拿下长安城。当时,柴绍和平阳昭公主正在长安城中,李渊连忙将他们召回晋阳准备一同谋划,但如果两人一起走,势必会引起隋军的警觉。一时间柴绍这个大老爷们也变得犹犹豫豫,见丈夫如此,平阳昭公主道:"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柴绍走后,平阳昭公主只身前往自己位于鄠县,也就是今天陕西户县一带的庄园,将家产变卖换成军资,招募了一支数百人的。
当时,处在倾覆边缘的隋朝可谓是战乱四起,就连西域来的胡商何潘仁都招募起了足有数万人规模的义军。平阳昭公主派出家中僮仆马三宝前去游说,而他一番晓以利害的言语,竟将人多势众的何潘仁也收编了。
此后,平阳昭公主又派出巧舌如簧的马三宝,他"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人来会"。
就这样,平阳昭公主陆续收编了许多规模中下的义军,积少成多,组成了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当时,驻扎在长安的守军见城外便有如此规模的义军,便多次前去讨伐,但军事才能出色的平阳昭公主数次将其击败,削弱了其实力。
据史书记载:"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可见,平阳昭公主对待百姓秋毫无犯的态度博取了人们的好感,于是许多人从各地前来投奔,她很快就成为了坐拥数座城池,手握重兵的义军头目。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终于率部渡过了黄河,进入了关中腹地。
刚到关中,李渊便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三女儿已经小有规模,成为了长安守军的心腹大患,当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
经历了高规格的礼遇后,平阳昭公主主率领自己的数万部卒与李世民合兵,一起包围着京城。因为主将是女子,当时军中都称平阳公主的军队为""。没过多久,长安被攻陷,平阳昭公主这才算有了"平阳"的封号,而因为立下的战功,李渊给她的赏赐常常比给其他公主要多。
为了保卫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关中,平阳昭公主来到了长安以北的苇泽关驻扎。它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周边的群山上,是中原的一大屏障。而正因为平阳昭公主曾在此驻扎,这里在不久后便改名为了"娘子关"。
武德六年(623),平阳昭公主去世,在下葬之前,李渊特意嘱咐要"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当时有人反对道,妇人的婚礼不能用"鼓吹"的礼制。但李渊却驳斥他说:"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可见,作为父亲,李渊十分喜爱和认可自己的这个不输男子的女儿。
平阳昭公主为李渊入长安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更是在至关重要的夺取长安一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被世人铭记称颂。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