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福晋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们的子女地位如何
福晋这个词怎么来的呢?大家真的知道它的意思吗?我想大家都是从小说或里知道的吧。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福晋是阿哥或者王爷的妻子的称号,毕竟小说加宫斗剧积淀下来的认知,我想很多人都有躲在窝里挑灯夜读清朝小说的时候吧,对这些经常出现的词语还是略知一二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探个究竟,我也了解了一番。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福晋是有两个称号的,分别是“福晋”和“侧福晋”。顾名思义,侧福晋就是侧室,福晋就是正室了。找到这词的源头,应该要从努尔哈赤时期讲起,当时后宫妃位制度不完善,皇上所有都叫福晋,有正侧室之分,不过就称呼来看,没有太大差距。他们把正福晋称为大福晋,就是就是之后的后宫之王皇后了,其余的侧福晋就是我们常说的妃子了。
皇太极统治时期,对后宫制度格外重视,安排地位较高的几位妻妾就住在主宫里,就居住的地方看,就区分出她们的地位了。顺治皇帝统治时期,所有皇族妻子都称为福晋,侧室称侧福晋,这时期没有侍妾之分,除正福晋外,其余妻妾统称为侧福晋。这也导致妾室互相争斗,因为按称呼来看就是平起平坐的身份,仅仅低于正室,不难想象当时妾室共处一室的激烈场面了。
康熙年间,对后宫的管理又上了一个阶梯,妻妾礼仪制度也趋于完善,嫡福晋的嫡子嫡女地位自然是很高的了,不过侧福晋的子女地位也不低,有些时候,两者位分可能还是相等的。要说区别吧,可能只是家庭背景的小小差距,但在当时侧福晋和她的子女们的位分还是比侍妾的地位高多了。
嫡出的子女大家也清楚,就是生来被宠的,他们出生后,家族里就会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吃穿住行一应俱全。出去见世面的机会也多,交的朋友自然也是非富即贵。再看看另一边的庶子庶女,在上学学习这部分,和嫡出的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文艺作品中我们不难看见,庶子庶女大多不敢太张扬,因为会引来不少闲话,这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不好的影响。不过,哪位母亲不想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多,多少人为了做正主奋斗一生,不过也是为了子女谋个好前程,但不择手段获得的,有多少是好下场呢。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