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骑兵可以横扫罗马帝国 为何会败于隋朝的军队呢
突厥的骑兵为何打不过的军队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4世纪到6世纪,在欧亚大陆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其国东起日本海,西到里海,幅员万里,领土远超曾经的匈奴。在东边,突厥逼迫北周、北齐两国向他们称臣纳贡,还被迫娶突厥的公主为皇后;在西边,突厥击溃白匈奴和波斯,并且一度兵临东帝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
然而当隋朝统一北方后,中原政权与突厥的攻守形势瞬间逆转。当时,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在西部世界攻城略地,波斯、东罗马帝国被迫向他纳贡。达头可汗自称“世界七姓之主”,骄横的不可一世。然而当他带兵攻打隋朝,妄图使隋文帝杨坚屈服时,却遇到了真正的对手——隋朝大将杨素。杨素以骑兵对骑兵,轻松将达头可汗轻松击败。而达头可汗的失败也让他意识到,他能击败波斯和罗马,其实只能说他们实力太弱。而隋朝的实力,比波斯和罗马加起来还要强。
在许多人眼中,杨素是个大奸臣,专门排除异己,陷害忠良,还勾结,害死了隋文帝杨坚,成为隋炀帝最大的帮凶。在历史上,杨素的形象的确不太好,他嫉贤妒能,也的确为隋炀帝的继位出了大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杨素虽然人品不佳,但他却是个大能臣、大名将,他北破突厥,南灭陈朝,为隋朝的统一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素治军,以严苛闻名,只要违反了军纪,他定斩不赦。战前,杨素一定会派出数百人作为先锋,派他们率先攻打敌军。若打胜,则全军重赏;若打败了,则定斩不赦。由于杀人过多,以至“流血盈前”,而杨素却言笑自若。所以,杨素手下的军人在作战时均悍不畏死。只能说敌人可怕,而杨素更可怕。
对当时的隋朝来说,最强大的敌人莫过于突厥。所以隋文帝采用了长孙晟的计策,利用东突厥沙钵罗可汗和西突厥达头可汗的矛盾,利用外交和军事两种手段,成功地促使东、西突厥分裂。随后,隋朝利用强大的经济在东突厥内部招降纳叛,挑拨离间,导致突厥人自己打起了内战,隋朝便坐收渔翁之利。
在突厥内战中,都蓝可汗和染干可汗是东突厥大可汗最有力的两位竞争者。于是,隋朝选择支援较弱的染干可汗,攻打较强的都蓝可汗。都蓝可汗不敌隋朝与染干可汗联军,于是向西突厥的达头可汗求援。当时达头可汗,刚刚击败萨珊波斯帝国,并与东罗马帝国在亚美尼亚交锋,迫使罗马人遣使求和,正处于事业的顶点。
当时,达头可汗拥兵四十万,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达头可汗见东突厥内战,有心统一全突厥。但想要统一,就必须先过隋朝这一关。于是达头可汗亲率大军入侵隋朝,并与杨素率领的隋军相遇。
由于突厥的骑兵很厉害,所以隋军在对付他们时,经常摆出步兵、骑兵和组成的混合阵,以放弃机动性为代价,达到击退敌人的目的。然而杨素却不准备按照以往的经验对付突厥人,在他看来,这样的混合阵只能击溃对手,不能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于是,杨素摈弃步兵和车兵,摆出骑兵大阵与突厥人对峙。
达头可汗见隋军摆出骑阵,竟与部下一起哈哈大笑。达头可汗说:“素闻越国公(杨素)会打仗,今天看也不过如此,汉人用骑兵和我们作战,不是找死是什么?”实际上,达头可汗所说并非虚言,突厥人从小就练习骑射,不是半路出家的隋军可比。
但是达头可汗没想到的是,杨素手下的骑兵可不是以往的汉族骑兵,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具装甲骑。隋军骑兵结合和汉人的优点,成为冲击力强、防御坚固,善于使用长矛和弓箭的综合型重骑兵,实力远超东罗马和波斯帝国的铁甲骑兵。
主要与波斯、罗马人交战的达头可汗,并不知道隋军的厉害,反而与部下一起下马,向天朝拜:“这是老天在帮我们啊!”随后,战场上旌旗飞舞,战鼓、号角齐鸣,隋朝骑兵和突厥骑兵战到一处,杀得昏天暗地。隋军骑兵的装甲十分厚实,突厥人的弓箭根本射不透,一些骑兵身上插了好几支箭,仍能像没事人一样和突厥人作战。
最终突厥人被隋军杀得大败,杨素挥师追杀数百里,达头可汗带着残部嚎哭而去。此战后,被罗马人和波斯人所惧怕的达头可汗,被迫向隋朝称臣。据东罗马帝国的史料记载,达头可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罗马的10万人还敌不过汉人的5000骑兵”。由此看来,古代西方和东方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怪不得此前匈奴人、柔然人以及此后的蒙古人能在西方所向无敌。
在隋军的打击下,达头可汗部众尽。而隋文帝又趁机派人在西突厥汗国收买叛徒,制造叛乱。于是,灰头土脸的达头可汗被迫逃入吐谷浑,并且狼狈地死在了那里。
当时突厥打不过隋的原因,你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