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不得善终
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都在屠杀功臣时幸免于难。明初“三杰”、徐达、刘基(.刘伯温),在朱元璋屠杀功臣时竟然只有“大将军”徐达幸免于难,朱元璋的“萧何”李善长与“张良”刘基都被害。同样是遭遇“流氓皇帝”,为何“神算军师”刘伯温不能象张良那样保全自己呢?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看看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不懂朱皇帝心思,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这是因为,刘伯温对朱元璋这个“主子”心存侥幸,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正面目,他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他不是想着“如何退”的问题,而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进”。由此可见,刘伯温已经那么大的功劳,他还想着“如何进”,怎么能够不引起皇帝的猜忌呢?尤其是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够饶过他呢?
大明立国之后,刘伯温本来可以完全“全身而退”,他已经辅佐朱元璋打下天下了,那么就可以申请退居二线乃至完全归田,既然你叫“刘青田”,那么你就好好去种田吧,这样的话朱元璋就会马上批准刘伯温的退休申请,让刘伯温回老家好吃好喝地好好呆着。如果你刘伯温是真心辞职,那么说不定皇帝老爷还会在你退休的时候“高配”一级,封个更大的官给刘伯温享受享受。
张良,知道自己只是军师,且恪守本分,从不要求兵权或者政权,不染指将军们与宰相们的事务。刘邦有赏赐,张良照单笑纳以示服从圣意;刘邦要封侯爵,张良提出封留侯,纪念与刘邦初次相会;刘邦担心功臣宿将谋反,张良建议册封刘邦最讨厌的大将雍齿为诸侯,以安人心;刘邦想定都洛阳,张良并不公开反对,而是在娄敬提出定都关中后及时附议并阐述定都关中的重要性。大汉王朝建立起来了,张良不参与朝政,“知趣”地归隐了。刘邦要废长立幼,吕后求助,张良及时伸出援手稳定天子之位,施恩于新主。
1375年,刘伯温感冒,皇帝朱元璋很是“着急”,急派胡惟庸带领宫廷御医前去“好好治疗”,吃了御医的药后,刘伯温感觉越来越痛苦,离死期已经不远了。就这样刘伯温再也没有醒过来。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