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历史故事 𝄐 0

唐朝中期,佛教盛行。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是佛教名寺,寺内有座佛塔,塔内藏有一颗极为珍贵的舍利子——佛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每隔30年,法门寺会举行一次开塔仪式,让天下百姓一睹佛骨之风彩,据说有幸看到佛骨的人都会延年益寿,所以每次开塔都人山人海。

公元819年,正是佛塔开启之年。这年正月,佛教的头号粉丝唐宪宗李纯派了太监杜英奇为首的30人团队,一手捧花,一手提香油灯,前往法门寺,郑重的将佛骨舍利迎接进皇宫。唐宪宗先观赏了三日后,再将佛骨依次送往京城各寺院,让老百姓观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这个榜样还是皇帝,一时间激发了长安城百姓的信佛、礼佛热情。人们奔走相告,拖家带口去看佛骨,佛骨成了活菩萨,它到了哪,人们就跟到哪,每到一处都引发滔滔人流,真是盛况空前。

(唐宪宗李纯)

当时,大韩愈在刑部做侍郎,对此盛况,他扼腕叹息,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阻唐宪宗。在谏表中,韩愈毫不客气,说上古没有佛法的时候,三皇五帝都长命百岁;自汉朝有佛法后,很多皇帝信佛,却不见有长寿的,而且,越是信佛的皇帝,越是命短……总之是说:佛法并不可靠,信佛反而得祸。

谏表中那句“信佛的皇帝死得早”激怒了唐宪宗,这不是咒我早死吗?宪宗当时就要杀了韩愈,只是大臣裴度等人力劝,宪宗才免其一死,却将他连夜赶出京城,到边远的潮州做刺史去了。

那么,皇帝只不过信佛而已,韩愈为什么气愤到骂皇帝短命呢?气从何来?

气愤之一:“三教并立”,儒学之衰

韩愈自小读圣贤书,视儒学为生命,可是,唐朝却是儒学衰落的时代。

唐以前,人民历经魏晋战乱纷争之世,对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渐生怀疑,而宣传“清静无为”的道教与主张“来世幸福”的佛教趁虚而入,受到人们青睐,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势。儒家已失去了两汉时期的独尊地位。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三教并立)

尤其佛教的发展,由于有李世民、武则天、唐宪宗李纯的支持,已经从文化侵蚀到经济: 佛家广修寺庙,侵占田地,影响政府田赋收入;大量不学无术、企图不劳而获者加入佛教,也不用交租税;大大小小的佛寺还挖空心思敛财:

比如唐宪宗迎佛骨这件事发生后,各大寺院就找到他们的生财之道了,因为老百姓都要看佛骨,但看佛骨是有代价的,要有施舍,要送钱财。这样做的结果,寺院一次就发了横财;而信徒们呢,富裕之家舍去一半财产,小康之家倾家荡产,穷人们没钱施舍,要头上顶香,臂上烧火,甚至割身上肉,一步三拜表虔诚。一时间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韩愈以振兴儒学为己任,皇帝却为佛教的发展推波助澜,他怎能不气愤呢?

气愤之二:藩镇乱国,唐朝之衰

韩愈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最为纷乱的藩镇割据时代。为期8年的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大唐国本动摇,变乱结束,唐又陷入藩镇割据的泥潭,之后连续4代君王,都对藩镇割据无能为力。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公元815年6月3日清晨,唐中央出了件被藩镇狠狠打脸的事情。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雇了一批山贼,全副武装埋伏在朝臣们上朝的街道旁,当街刺杀了主张平藩的大唐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武元衡身首异处,裴度身中三剑,所幸未死。

是可忍孰不可忍?唐宪宗李纯查明真相后,坚定了平藩立场,升裴度为宰相,经略平藩事宜,裴度宿兴夜寐,连番征战,最终让各藩镇臣服中央。

可惜,唐宪宗是个虎头蛇尾的人,平藩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睡在功劳薄上睡大觉了;开始贪图享乐,求神拜佛,以求长命百岁了。

韩愈起初以为得遇明主,曾热血沸腾,参与平藩,屡有奇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经典战役“李塑雪夜入蔡州”,就是韩愈在裴度帐下任行军时出的主意。另外,韩愈兵不血刃,仅凭一封书信,劝降了镇州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可是后来,唐宪宗这头雄狮睡觉了,再也唤不醒了,韩愈忧心忡忡,因为藩镇实力不可小视,只是让他们臣服,并不算解决了问题,终究还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韩愈一腔热血,可皇帝雄心己死,只管信佛,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如此,韩愈如何不气愤!

气愤之三:以文救国,长歌当哭

公元802年,韩愈写成《师说》,这年韩愈35岁,却扛起了古文运动的大旗。

所谓“古文运动”,不过是韩愈借恢复古之秦汉文学,发出自己的心声而己。

看看《师说》的主旨,是鼓励人们拜师求学的,但这里的“师”,专指儒家之“圣贤师”,可见,韩愈古文运动目的之一,是想恢复儒家之传统地位,反对道家和佛家消极避世、不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占据人们的头脑。

韩愈古文运动的第二个目的,是想通过恢复儒学,让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归位,果如此,那些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或能使他们放弃割据,回归中央。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918922.jpg" alt="image.jpg"/>

兜了一个圈子,又回来了,原来还是救国,文化救国,曲线救国。可是现实残酷,佛、道之学影响越来越大,儒学振兴的声音越来越弱,藩镇割据的毒瘤想拔又拔不掉,于是,韩愈的文章里多了悲愤之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韩愈被贬潮州,东行至蓝田关时,大雪封路,百感交集而作。

尽管文学成就斐然,尽管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尽管被苏轼等历代文人称道,

但心中的政治理想愈行愈远,直至破灭,奈何!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