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统治者对养老的重视超过之前任意一个 他们都是怎么养老的呢
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其中唐代统治者对养老的重视超过了唐代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也就是说年纪超过80岁的老人,国家分配一个人来服侍,超过90岁的人,分配两个人服侍,超过100岁的,分配五个人来服侍,一切都是免费的,当然能活到80岁的人很少。
首先是皇帝举行的养老礼,文章对养老礼举行的时间、地点、养老对象、主要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述,说明了随着皇权的加强,养老礼在唐代“只限于礼典条文实际上并不举行”。其次,地方政府官员举行的乡饮酒礼也有尊老敬老的作用,文章说明了唐代举行乡饮酒礼的情况,乡饮酒礼的内容和作用
皇帝颁布的养老诏令,文章分析了唐代养老诏令颁布的时机和养老诏令对老年人的物质赏赐和精神封赏;唐代的家庭养老制度,指出家庭养老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儿子是养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唐代政府还针对八十岁以上老人专门出台了“给侍制度”来保障其养老,此外,为保障家庭养老,唐代政府在法律、户籍等制度方面对有老人的家庭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唐代官员的致仕养老制度,主要分析了唐代官员致仕的条件,为了在官员中推行致仕,唐代政府一般通过提升官员的品阶等方式鼓励官员致仕,致仕官员通常可以享受半禄的待遇。总体而言,相对于普通百姓,唐代官员致仕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好。
白居易“养老在使之寿、富、贵”的观点,指出唐代养老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唐代养老制度对当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养老制度的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