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商贩拿到银子都会咬一口 古人为何会有这种举动呢
在诸多古装影视剧中一些商贩收到银子之后大部分都会拿牙咬一下来辨别真伪,那么古代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举动呢?难道不怕脏不怕硌牙吗?
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更何况是短暂地咬一下,按照科学原理来说,只要不是抱着银子舔、或者把银子含在嘴里吮,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如果要说咬银子的动作只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虚构出来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古代人还真的有咬银子的习惯,其目的主要还适用于辨别银子真伪。
除去咬银子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辨别方式呢?
第一,听声:纯银首饰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但是大廷广众之下把银子扔在地上,古人还是做不出来,万一再被别人捡走呢?
第二,掂重: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所以古人也会在收到银子时掂一掂重量,不过这得经验老道的人才能一下子分辨出这细小的差距,所以用的不是很多。
第三,看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第四种就是小编要说的用牙咬的方法。在古代咬银子还真是鉴定银子真假的一种方法,就算是脏点儿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最快的鉴定方法了。有的时候客人给的银子都是假的,把铜铁或者石头上面浇一层真的银子来骗人,咬一口下去能够看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成色了。银离子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人体很有好处。它不仅有经济价值,美观大方,而且能做验毒工具,古人说,身带银健康富贵会相伴,这不仅因为它的贵重金属,医学上,它比黄金对人体健康的效能还要高。
但是咬银子并不是古人最主要的验钞方法,说到咬银子的方法,用得最频繁的还属民国年间吧。民国年间,我国的产银量大幅度提高,流通的货币种类中,银元的成分也逐渐居多了起来。再古早一些的时候,其实民间的大部分百姓很少用银元交易,因为银元算是高等货币,而铜钱则是比较亲民的币种。
相对来说,咬金子的比较多一点。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金子比较好造假,但银元就相对不会了。金子的质地软、色泽更偏近于铜,所以一般的铜铸假币如果不咬一下,就很难辨别它的真伪。而银子就不同了,银元只有纯银和杂银之分,虽说这两者都是银子,但含银量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除了咬元宝之外,还有这些被人们所广泛运用的鉴伪钞方式。
看色泽。杂银的色泽要比纯银暗淡,真正的纯银是泛着晶莹剔透的光泽的,银元宝里的杂志越少、关泽就越纯粹,整体看上去就越好看。但杂银就与之不同,杂银的色泽看上去也比较粗糙,较为劣质,用久了就会发黑而不是发灰。
掂重量。如果是道上资历比较老的生意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货币的真假了,根本不需要特地咬一口。重量是验钞的很重要一环,每种不同的金属有着不同的密度,而商人们和钱打交道习惯了,就能看出来一定价值的银子大概有多少,如果和他们预想内的有出入,这便有可能是杂银了。
像这样鉴伪钞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所以说在古代,人们虽然没有发达的防伪技术,但依旧运用了智慧来保证交易的公平进行。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