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个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个人生活
1930年某个星期日,周培源到一同学家中作客,无意中发现一张女子照片,他原以为是这位同学的妻子刘孝锦,其实照片的主人叫王蒂澄,是刘孝锦的同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周、王两人相识两年后,于1932年6月18日在北平的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了婚礼。
周培源的大女儿如枚、二女儿如雁相继问世,王蒂澄因身体虚弱而得了严重的肺病。周培源把夫人送至香山眼镜湖边的疗养院疗养了一年。他自己则挑起了既为人父又为人母的双重责任。在女儿看来,父母虽然性格不同,却恩爱一生,“人家一辈子没红过脸”,母亲1989年瘫痪之前,两人每年都要踏青、游玩。
周先生早生华发,50岁上右耳失聪,所以说话总“大声嚷嚷”,“自己听不见也怕别人听不见”。89岁时,他的相对论引力论研究有重大进展,一兴奋,心梗住院。91岁时他又招收了博士研究生,想在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为了抢夺“科学革命的旗手”,提出要组织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要周培源参加批判并要召开万人大会。周培源明确指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批不倒,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学术上有争论”。
人物评价
周培源为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作风正派,从不阿谀奉承,投机取巧。
周培源先生一生向往光明进步,追求真理,以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为己任,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民主科学事业(王志珍评)。
他是一个有锋芒的人,有人沉默、有人顺从、有人阿谀时,他能像大河奔突着向前(武际可评)。他是一个豁达而公正的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亦有高度的行政才能(陈省身评)。由衷钦敬他那一贯的为探求真理献身、不计荣辱、不畏物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王淦昌评)。中国科学、教育界最受尊敬的领导者之一(周光召评)。自己从事物理学习的好老师(钱三强评)。
后世纪念
2012年9月3日,九三学社中央与中国科协在全国政协礼堂联合举行纪念周培源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2012年8月28日,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培源故里、宜兴芳桥镇举行。
社会任职
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省代表。
1959年4月至196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省代表。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省代表。
1975年1月至197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8年2月至198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市代表。
1978年3月至1983年6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65年1月至1978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78年3月至1983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九三学社委员,1979年7月2日第二次会议,增选为副主席。
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九三学社委员,副主席。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九三学社委员,副主席。
1958年12月至1979年10月,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1979年10月至1983年12月,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1983年12月至1988年12月,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在九三学社七届三中全会上,会议接受许德珩辞去主席职务的请求,一致推举周培源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8年12月至199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常务委员、委员。
1992年12月至1997年11月,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波兰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最早的委员之一,亚洲流体力学大会的发起人之一,以反对核战争和核武器为目的PUGWASH(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的理事。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
1980年和1985年,曾两次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198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奖。
荣誉称号
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周培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争取裁军和世界和平,被人们赞之为科学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
1980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