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故事 𝄐 0

契丹人是纯粹的,建立辽朝后,虽统治很多汉人较多的地区(比如燕云十六州和辽东地区),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保持了草原本位,最多不过采取了分别治理契丹人和汉民的二元制。

十二世纪初期,以2500人起兵,统一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落,建立起大金王朝。与大多数(半)游牧民族一样,彪悍尚武、精于骑射,仅用了十二年,他们就征服了辽与北宋两大帝国。

到了十三世上半叶,正如曾经神话般地迅猛崛起,女真人也快速地衰朽。 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打击下,不过二十多年,金朝就灭亡了。女真人为何会速兴骤亡?这与他们赖以生存的猛安谋克制有很大关系。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完颜阿骨打

女真猛安谋克制的扩张

猛安谋克起初是女真人的部落联盟组织。这种组织平时农渔射猎,战时则动员参战, 在女真崛起过程中发展成为一种军事与行政合一的组织。

猛安谋克户是军户,有服兵役的义务。猛安的本意是千,也指军队中的千夫长,以及千夫长所统领的单位。谋克,指百夫长以及百夫长所统领的单位。谋克之下还有五十夫长、十夫长、五夫长,猛安之上则有万夫长,一共是六级编制。理论上一个猛安应该统率十谋克即一千人,一谋克则是一百人,实际情况是经常不能满员,尤其到了金朝后期。

猛安谋克编制下的基层士兵分为甲军(正军)和阿里喜。甲军是身着盔甲的正军,阿里喜则是甲军的助手,一般来说,甲军体质强壮,阿里喜矮弱。不过,日本学者三上次男认为,甲军和阿里喜并非按照身体强弱划分,而是有着身份关系,比如父子或兄弟。

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辽、宋军队的女真精锐骑兵正是来自猛安谋克户。事实上,金朝直属中央和镇戍地方的正规军都会从屯田各地的猛安谋克户抽调选拔。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女真重骑兵(铁浮屠)

在部落时期和金朝前期,女真人天性纯朴刚健,其尚武传统以“射猎打围便为战阵,骑射打毬阅习轻锐”来维持。随着金朝军事扩张,猛安谋克户向辽朝的领地内迁徙,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和辽东地区的汉人也被编入猛安谋克军。不过,简单化、军政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并不适合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汉人和渤海人社会,后来这两族的猛安谋克都被废除。 在金太宗前期,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军大约有十五万人左右。

灭掉北宋后,金朝扶植起的伪楚、伪齐两个汉人傀儡政权根本无法与南宋抗衡,女真人改变策略,对中原汉地实施直接统治。从金太宗末、熙宗朝开始,大量猛安谋克户迁入中原汉地,驻防于重要地点。金朝授予猛安谋克户土地,实行军事屯田,以控制汉人。这样就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上,增加了一个享有种种特权的地主和阶层。1183年的一个记录显示,每个猛安谋克户拥有田地275亩,奴隶2.2名,税赋负担仅为汉人农民的1/44。

弑君篡位的海陵王完颜亮为了伐南宋,大举征兵,从女真、契丹和奚人中动员猛安谋克军27万,这可能是金朝猛安谋克军数量上的最高峰。海陵王之后的金世宗年间,猛安谋克军的总兵力维持在20万人左右。

女真人的汉化

契丹人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建立辽朝后,虽统治很多汉人较多的地区(比如燕云十六州和辽东地区),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保持了草原本位,最多不过采取了分别治理契丹人和汉民的二元制。

生长于今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拥有宜于农耕的肥沃黑土,也多有草原河流森林,是游牧、农耕和渔猎混合的半游牧民族。在完颜氏部族联盟后期和建国初期,女真农业经济的比重已超过畜牧业,他们与农业文明的汉人生活方式差异并不太大,相对来说容易接受汉人文化。从金熙宗到海陵王时期,金朝确立了汉地本位,这在首都向中原汉地迁移上体现得最清楚。

据说金太宗时期,就有从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迁都燕京(今北京)的打算。金熙宗曾驻跸燕京长达八、九个月,熙宗朝很多阔斧的汉制改革举措就是在燕京制定的。海陵王上位后,毅然迁都燕京。迁都遭到了部分女真贵族的抵制,海陵王采取了非常决绝的措施——拆毁夷平会宁府的旧宫殿与贵族大家的第宅,改为耕田!

海陵王还计划在灭掉南宋后,定都开封,虽然他表面上不承认,但从宋朝方面的文献来看,当时南宋朝野舆论普遍认为金朝将迁都开封。

总而言之,熙宗时期,除了猛安谋克制以外,金朝的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礼仪、宗庙制度等都改为汉制,女真传统旧制大部分被废弃。海陵王定都燕京,标志着金朝汉地本位的完全确立。金朝的汉化由皇帝推动,因为接受汉文化最快、汉化程度最深的首先是皇帝和贵族。

金朝皇帝中,从熙宗开始都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熙宗“自幼喜文辞,……所与游处尽文墨之士”,这样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文化选择,熙宗后来大力推动汉制改革也就不足为怪了。海陵王的汉化程度与熙宗相仿,史称他自幼“嗜习经史,一阅终身不复忘,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慕之”。海陵王大举伐宋也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王朝”的汉人政治观念。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金朝及其周边政权

熙宗和海陵王之后的金朝皇帝中,章宗汉化程度最深,他汉学功底深厚,精通文艺音律,与汉人天子相比也毫不逊色。元代有一种说法,“帝王知音者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主、宋徽宗、金章宗”。

实际上到了世宗和章宗时代,无论皇帝贵族,还是普通女真人都已深受汉文化影响。金朝建国之初,女真人一般不通汉语、不识汉文,故多用汉人为翻译,到了世宗大定年间,女真人已经普遍会汉语,反倒是会说女真语的减少了,尤其在上层社会。

尽管世宗和章宗(虽然汉学造诣很高)发起了女真文化复兴运动,采取诸多措施挽救恢复女真人质朴尚武的民族传统, 但在当时接受汉文化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汉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猛安谋克制的衰败

汉化大潮的冲击下,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也很难独善其身。不过,普通的猛安谋克户倒不像皇帝贵族那样对汉人学术文化艺术有多倾慕,他们改变的是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拥有田地和奴隶的猛安谋克户多将土地佃租于汉人农民,他们坐享地租,“不知耕稼,群饮赌博,懒散成风”。长此以往,女真人体质下降,射猎传统丧失,军队战斗力自然江河日下。

海陵末年,女真人最擅长的骑射武艺明显退化,渐渐不如南宋士兵。1168年(金世宗时期)金廷从猛安谋克中遴选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金宋两国使节相互往来时,照例要举行射弓宴,双方在宴会上射箭以决胜负。金朝前期,女真人胜多负少,世宗以后,胜负关系逆转。在卫绍王朝廷例行的射弓宴上,金朝的殿前右卫将军完颜守荣,竟然连射多次不中。

世宗朝设立女真进士,本来为推广女真文字,复兴女真文化,不料到了章宗时代,很多世袭武职的猛安、谋克弃武从文,参加进士考试,而且军中擅长文学的猛安、谋克也大有人在,汉化之风可见一斑。

世宗年间,陕西军队要补充新兵,照例应从猛安谋克户选择能任”甲军“(金军作战主力)的子弟,然而他们”材多不堪用“,于是只能由军中体质较弱的阿里喜补充缺额。世宗大定十年,宋使者回程途中听女真人私下对他们说:”往日遇到征战都很兴奋,如今却怕从军“。女真人精神状态已从好战转为厌战。

到了金宣宗时期,女真人“不习骑射,不任军旅”普遍化,猛安谋克制趋于崩溃。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女真武士

与战斗力剧烈下滑成鲜明反比,金军的军官团却十羊九牧、庞大臃肿。金朝初期元帅下面一般是万夫长,偶尔会设置都统一职。到了后期,元帅与万夫长之间加入的编制层级越来越多,包括副统、都统、副提控、提控等级别,甚至还出现了不带兵的万夫长和都统,可见军官冗滥到何种地步。

金军编制愈设愈多,各级编制单位下的兵力却愈统愈少,这部分是由于能(勉强)达到从军标准的猛安谋克户数量严重不足。金宣宗时期,一个谋克率领25人(应为100人),一个猛安统领四个谋克即100人(应为1000人),一个万夫长只统领几百人(本应为一万人),都统级别也就数千人而已,越到高级,将领统帅军队的人数越名不符实。

金朝中后期猛安谋克制日渐衰落、乃至崩溃,女真人骑射武艺丧失,军官编制臃肿,滥竽充数,金朝末期迅速溃败乃至灭亡似乎就顺理成章了。但是,过程并不那么简单。

金朝救亡图存之举:乣军和忠孝军

女真骑兵无可挽回地衰退后,金廷大规模调用女真人以外的军队,其中一个来源就是乣(可读成纠)人——金朝边地的非女真游牧部落,也包括一些奚人和契丹人。金朝初年就已经用乣人组成军队,称之为乣军。只不过在中后期,金廷愈加依赖乣军,铁木真就担任过乣军的军官。

乣军作战骁勇,却也易生叛乱,因为其原本就是金朝”以夷制夷“ 的手段, 即用乣军镇压、征讨不服从的部族与部落,时机合适,纠军也会成为叛乱者。章宗泰和末年,金朝以三万乣军骑兵为主力,对南宋作战。战后乣军对封赏不满意,遂叛逃蒙古。

在蒙古猛烈攻击下,金宣宗于1214年被迫迁都开封。途中随行的一支乣军叛变,击败了前来镇压的金军,投靠蒙古,并与蒙古军队合力攻下金朝的中都(即燕京)。中都失陷令金朝被蒙古军拦腰斩断,东北与关内首尾不能相顾。金朝无力恢复北部疆土,只能于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间的狭窄地区内苟延残喘。

灭掉辽与宋的强大女真为何会迅速亡国?具体原因是什么

蒙古重骑兵

乣军不能依靠,蒙金战争中衰弱的女真骑兵也损失惨重,金廷又组建了”忠孝军“。蒙古在黄河以北的统治极其残酷,不堪忍受的回纥、乃满、羌、浑部落及中原人纷纷逃奔金朝,忠孝军就是由这些逃归者组成。忠孝军和乣军一样,也是精锐骑兵,但人数较少,每次参战不超过千人。

在金蒙交战后期的大昌原,卫州、倒回谷、归德等战役中,忠孝军都(参与)击败了蒙古骑兵,而且还有以少胜多的战例。忠孝军毕竟势单力薄,改变不了大局。在蒙军、宋军联合灭掉金朝的蔡州围城战中,忠孝军上下要么投水自杀,要么奋战至死,上演了悲壮的一幕。

女真人全面汉化,猛安谋克制崩溃,面对强悍的,金军贪生怕死、不堪一击。金朝倚重乣军和忠孝军企图挽救危局,最多只是延缓了灭亡的过程,终究无力回天。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