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历史故事 𝄐 0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爆发了一场战役,史称淝水之战。

谢安以八万人击败了前秦百万大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就这样败给了东晋。后续对前秦和东晋的影响都非常大,前秦灭亡、东晋偏安。而这一场战争也给大家留下来不少问题,为什么前秦百万大军会顷刻崩溃?为什么东晋胜利之后不北伐?为什么东晋只能偏安一偶?接下来我们看看淝水之战始末。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前秦、东晋对比

前秦

西晋末年,社会动乱,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北方也就沦为少数民族博弈的战场。少数民族的优势就是军事,劣势就是不学习,所以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都不长久。直到有一天苻坚平燕定蜀,天下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在苻坚和王猛两人的治理下,“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显然是小康景象。但是前秦还有绕不过去的弊端,这一点在王猛遗书(注释1)中有提到。王猛死之前直接指出了前秦的弊端,弊端如下:

1:善始者未必善终:苻坚统一北方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也非常顺利,这样很容易滋生轻敌的念头。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王猛劝苻坚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但事实上王猛的劝谏并没有用,苻坚还是滋生了轻敌的念头,以至于在王猛死后八年就开始南征东晋。

2:不被认可:虽然东晋偏安一隅,但是百姓仍旧以东晋为华夏正统,且上下安和。而前秦就不一样了,自己内部都没收拾明白,贸然南下岂不是自讨苦吃?因此王猛执意劝阻苻坚南下,可惜苻坚没把王猛的建议放在心头。

3:内部集权程度不高:鲜卑、西羌这些投降过来的贵族只是迫于前秦的威势,并不是真心归附。一旦前秦遭遇失败,那么这些野心家就会成为前秦的仇敌。因此王猛劝苻坚诛杀这些权贵,但是苻坚过于仁慈,并没有采纳王猛的建议。后世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苻坚仁慈,还说:嬴秦亡于暴而苻秦亡于仁。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总结:前秦经过长期的征战,国内军民皆厌战(注释2),且国内有太多不稳定因素(权贵)。而且苻坚只是名义上统一北方,掌握力完全不如东晋。另外苻坚个人急功近利,这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东晋

晋怀帝即位之后,就在王导的建议下南渡建康,之后的司马睿和王导一直在笼络江左士族,他们对北方的事情采取作壁上观的消极心理。虽然当时的一些士族还不太认可王氏和司马氏,但是司马氏和王氏都崇尚偏安,因此在江左也有一批支持人。后续司马睿在建康称帝,而王导执掌朝政,谓“王与马,共天下”。之后为了防止前秦南下,东晋做出以下对策:

1:笼络南方士族:王导劝晋元帝笼络顾荣、贺循,这两人是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在高官的诱惑下他们两个前来任职,随后南方士族也归附东晋政权。拥有一个安稳的内部环境,这一点就要强于前秦。

2:安置流民:永嘉之乱后,北方的百姓跟随世家南下,史称衣冠南渡。王导在南方设立乔州、乔郡、乔县,安置来自北方的士族和流民。这些人是从北方逃过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北方的悲惨,所以更加珍惜先有的和平。

3:组建北府军:为了更好抵抗前秦,谢玄在广陵招募流民,并且严加训练,组成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注释3)。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总结:东晋的内部环境要比前秦好,而且有长江天堑,只要没有大问题,偏安绰绰有余。而且东晋一直在训练军队,为的就是避免前秦突然南下。

淝水之战爆发,谢玄一战成名

淝水之战爆发前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淮南之战。当时苻坚派苻丕、苟长、慕容率领七万步、骑兵直取襄阳;扬杨、石越率一万骑兵出鲁阳关,慕容垂、姚苌率领五万大军兵出南乡;苟池、毛当、王显率领四万人兵出武当,三路大军合围襄阳,襄阳守将朱序在死守一年之后被俘虏。朱序其实是谢玄的一个棋子,因为当时苻坚非常仁厚,所以谢玄就想着让人打入敌军内部。

公元383年8月,苻融率25万先锋军,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总计112万大军南下。

东晋以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北府兵北上,迎击秦军主力。

为了缓解谢玄的压力,桓冲率十万荆州兵伐秦,以牵制前秦军。

战前苻坚还想避免兵戈,所以派朱序前去劝降。这显然是个昏招,因为朱序把前秦的底子透露给东晋。朱序说前秦大部队还没赶来,所以劝东晋迅速击败前秦先锋部队,随后可破前秦百万大军。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十一月,谢玄派开赴洛涧,取得了洛涧大捷。此战掀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大大鼓舞了东晋的士气。而前秦内部有人劝苻坚后退,然后阻敌于淝水河畔,这样比较安全。苻坚也认为半渡而击事半功倍,所以想着先后退一下。可惜秦军刚刚后退,东晋士兵开始渡水突击,朱序在秦军后方造谣说前线秦军败退,秦军大乱针脚,而谢玄也趁机大败秦军。(注释5)

为什么前秦的百万大军会失败?后世总结前秦失败原因如下:

1:苻坚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纵观秦汉史真正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只有王翦和韩信。因为古代沟通不便,军队指挥全靠旗号,指挥大兵团作战十分困难。苻坚缺少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以至于竟然开战前让军队后退,进而后方军队以为前线败退导致阵脚大乱。

2: 军民厌战:恩格斯曾言:连年的战争会使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精疲力竭。前秦本身只是军事上统一,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且仍旧连年征战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群众基础极低。就连太子都劝苻坚休养生息,但是苻坚却坚持穷兵黩武,以至于军队一触即溃。

3:赏罚不分明:苻坚虽然以仁厚著称,但是却对汉族官员有抵触,尤其是王猛死后,苻坚更加宠信前秦的少数民族官员。北魏是因为重用崔氏才得以发展,前秦也是因为重用王猛才得以发展,但是这两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不能长期重用汉臣。苻坚在开战前就没有组成一个意向一致的领导集团,淝水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4:个人问题:苻坚和王猛两人搭档还是十分默契的,但是自从王猛死后苻坚变得好大喜功,也许苻坚担心自己在死之前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所以想着早早一统江山。但是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导致战略上严重轻敌,以至于被谢玄所击败。

为什么谢玄能以少胜多?后世总结谢玄胜利的原因如下:

1:淝水作战地方就是豫州,而豫州是谢家安身立命的地盘,如果豫州丢了,那么谢家就要被迫迁移。司马氏、王氏都对谢氏虎视眈眈,一旦谢氏遭到重创,那么其他世家很有可能借此吞并或削弱谢氏的影响力。所以出于自身利益,谢氏必须打赢这场仗,不成功便成仁。作战信念坚定,这也是优势之一。2:精心训练七年的北府兵:北府兵是谢家训练的私军,是谢玄在众多流民中挑选出的精英,之后又精心训练七年,其战斗力远远超越苻坚的军队。

3:桓氏和谢氏放弃对立,两家共同御敌。而且桓冲率十万荆州兵猛攻前秦,帮谢玄缓解了部分压力。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4:战术得当:朱序造谣前线军队兵败,以至于秦军阵脚大乱,而且谢玄利用前秦内部不稳,大力挑拨前秦内部矛盾,涣散前秦军心。

后续影响

淝水之战惨败,苻坚嫡系部队锐减,不仅统一天下的梦想破灭了,北方原本和平的局面也随之解体。鲜卑族的慕容垂重新崛起,建立其自己的国家,而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羌族)所杀,前秦灭亡。北方又陷入纷争之中,遗憾的是东晋也出了一些问题。谢安、谢玄、谢石、桓伊、桓石虔、桓石民等执政精英相继陨落,东晋也无力发动大规模北伐,因此只能偏安一偶。东晋虽然无力北伐,但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也不能南征,因此获得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外部环境。而大量的北方精英南下,也让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以至于日后重新崛起。

淝水之战苻坚的百万大军为何崩溃?东晋为何偏安一隅?

淝水之战过后,北府军也成为了一支拥有强大的势力、无与伦比的威望、力挽狂澜的功勋的军队,而谢安、谢玄等谢氏核心人物去世,东晋内部就开始争夺北府军的领导权。因为内部政治斗争,开创北府军的谢家走下巅峰,而桓玄也凭借西府军成功篡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刘裕凭借北府军压倒了东晋,并且开启了南朝。刘裕结束了门阀政治,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军头以军权驾驭士族的全新政治模式。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