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刘秉忠:元朝一代奇僧,历史上的他有多厉害?

历史故事 𝄐 0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祖籍瑞州。自从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就家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因此从其祖父刘泽始就成为邢台人。邢台是刘秉忠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活动地,刘秉忠青年时代的故居,在今邢台市老城区清风楼东侧。他和他家族的墓地,在邢台贾村以西,现在遗址尚存。

刘秉忠家族从辽代开始就世代为官,在他出生的头两年,蒙古军队肆虐邢台,家人在武安山避难。少年时,和张文谦、张易“同学紫金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人成年后,取字时都从一“仲”字,张易字''仲一'',刘秉忠字''仲晦'',张文谦字''仲谦''。他们三人后来开创了元朝最辉煌的学派——邢州学派。

刘秉忠是邢台人的骄傲,2016还为他举行了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

曹洞宗传人

刘秉忠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刘秉忠不甘心做刀笔小吏,就有了出世的念头。他曾对人感叹说:“人生有限,世事宁有极耶?吾其息乎!”

刘秉忠隐居在武安山,先是和全真教道士一起修学。“苦形骸,甘淡泊,宅心物外,与全真道者居”。

当时天宁寺虚照禅师爱惜其才,就把他召来当了和尚,法号''子聪'',此时刘秉忠23岁。

这虚照禅师是当世高僧,禅宗五宗曹洞宗少林派传人,有''再世惠能''之称。而刘秉忠又演派出十六字法系,俗称''刘太保宗''。

刘秉忠:元朝一代奇僧,历史上的他有多厉害?

刘秉忠在佛教界被称为“曹洞宗传人”,但他又和禅宗的临济宗关系密切,有人说他曾“复参临济”。

1242年,临济宗的北方领袖海云禅师把他引荐给忽必烈,这是刘秉忠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

大元的总设计师

当此时,刘秉忠27岁,“风骨秀异”,“志气英爽”,“论天下事如指诸掌”,很快就赢得了这位28岁蒙古亲王的喜爱。自此刘秉忠就留在忽必烈身旁当幕僚,鞍前马后,寸步不离。而忽必烈对他器重有佳,“凡征伐谋议皆与焉”。

1251年刘秉忠上《万言书》,其主要内容:采汉法,以儒治国;设学校,选人才;禁屠城,安定民;轻徭役,减赋税;兴水利,劝农桑。“采汉法,以儒治国”是其治国理念的核心,“帝中国当行中国事”。

忽必烈看后很赞赏,说:“诚如汝言,天下可不劳而治。”

1260年,忽必烈成就中原霸业,建立大元王朝后,刘秉忠“采汉法,以儒治国”的治国理念基本被采纳,其他内容也在国家建设中得以实施。

刘秉忠还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为大元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系,推动了元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蒙古建国初期既无国号,也无年号,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后才用“大蒙古国”的国号。1271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这就是元王朝命名由来。

刘秉忠:元朝一代奇僧,历史上的他有多厉害?

刘秉忠在忽必烈身边参与军机要务二十多年,一直是僧人身份,人们称他是“聪书记”。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让他还俗,诏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又将翰林侍读学士窦默的女儿嫁给刘秉忠为妻子,此后子聪改名刘秉忠。

上都的建筑师

刘秉忠历史上辉煌贡献是营建元大都。1256年,忽必烈命令刘秉忠在金莲川北面建造新城,三年后竣工,赐名“开平”。1260年,忽必烈在此即汗位,开平成为临时国都。1263年,忽必烈诏令开平府为上都,上都成为避暑和处理朝政的夏都。

元上都设计独特、布局合理、规划科学,是蒙汉文化有机融合的惊人杰作,至今对建筑师来说还有借鉴作用。

1267年刘秉忠又主持了元大都的设计和营建。

道教六丁神祠第一代宗师

刘秉忠出世后,先接触的是盛极一时的全真教,虽时间比较短,但道教文化对他影响很深,陶冶了他简淡洒脱、淡泊清净的性格。

他和道教人士交往十分密切。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的祖师张三丰和冷面先生冷谦都和刘秉忠有交往。

他自号藏春散人,精通阴阳术数、六门遁甲之类。史称刘秉忠“数精皇极,祸福能决,谁其似之,邵君康节。”他在大同南堂寺期间,主讲的内容不是佛经,而是“天文阴阳三式诸书”。1259年,开平城建好后,他在南屏山开坛祭祀道教太一六丁之神。

公元1276年,忽必烈赐太一掌教萧居寿宗师印,诏令太一道掌教继承刘秉忠所传之术,继主六丁神祠,祀太一六丁神。刘秉忠就成为六丁神祠开坛阐教的第一代宗师。

的偶像

刘秉忠是姚广孝的偶像,是他一直效法的前辈。两人都是“黑衣宰相”,功业相当。两人都是贯通儒释道的牛人,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医卜星相也无所不通,在文学上还都有一手。刘秉忠规划设计了元上都、大都,姚广孝规划设计了北京城。在诸多领域,两人貌似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其实刘秉忠略胜一筹。

刘秉忠开创了邢州学派,这点姚广孝无法可比。此外刘秉忠还是风水堪舆家,创作了《平沙玉尺经》和《玉尺新镜》,这点姚广孝也比不了。

姚广孝对刘秉忠甘拜下风,自愧不如。在京期间,经常去祭扫刘秉忠墓。下面这首诗就是他春日祭扫时所作:

芳时登垅谒藏春,兵盾松楸化断薪。

云暗平原眠石兽,雨荒深隧泣山神。

残碑藓蚀文章旧,异代人传姓氏新。

华表不存旧鹤怨,几多行客泪沾巾。

郭守敬的老师

郭守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这些初中历史课本都进过,大多数人都熟悉,但没几个人知道郭守敬是刘秉忠的学生。

郭守敬也是邢台人,他的爷爷郭荣和刘秉忠是好友。1250年,刘秉忠奔丧回到邢台,并从唐县带回了一个叫王恂的少年,后带到紫金山书院培养。郭荣听到此事后,也把自己的孙子郭守敬送到紫金山,让刘秉忠培养教育。

刘秉忠的这两个学生郭守敬、王恂和刘秉忠、张文谦、张易被称为“紫金山五杰”,而刘秉忠是邢州学派的核心领袖人物。

《授时历》不是郭守敬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凝结着邢州学派每个成员的心血。

1986年在北京汇通祠内建成了郭守敬纪念馆,而他老师刘秉忠的墓碑就在门外给他看大门。如郭守敬死后有知,这让郭守敬情何以堪?

忽必烈的评价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八月,刘秉忠写下偈语“吾不负世,世不负我,吾之于世,如水中月,如空中花。花沉月落,是个甚么?咄!”然后打坐入寂,享年五十九岁。

忽必烈闻讯后很悲伤,他对群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

刘秉忠死后备极哀荣,当时人们对刘秉忠的评价极高,王磐在《刘公文贞神道碑》赞誉说:“若夫辅佐圣太子开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成之业者,实惟太傅刘公为称首”。

而在时人诸多的评价中,给予刘秉忠最高评价的是元朝第一人——元世祖忽必烈。他在《赠谥制》中说刘秉忠和自己“共成庶政,乃成斯业”。这评价太高了,忽必烈把刘秉忠提到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位置,不就是在说刘秉忠也是大元帝国的缔造者吗?

如果按照忽必烈对刘秉忠的评价,那姚广孝在功业上就远不及刘秉忠了。

结论

刘秉忠是元朝的开国元勋,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他辅佐忽必烈统一中国,实行汉化,由乱到治,由野蛮到文明,巩固了元朝统一中国的大业。如此丰功伟绩,而又能不染尘俗,超然物外,活得自然。“世上峥嵘,竞争人我”,是对其最好的写照。

刘秉忠 是贯通三教,融合如一的大学者,也是“门庭桃李,烂漫芬芳”的教育家。他是元上都、大都的建筑师,也是元朝诗文词曲上独具一格的大家。

刘秉忠身上色彩繁杂,身份多样,在诸多领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鲜有人可比。他不仅是邢台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的事迹成就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