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皇帝侍寝为什么要翻牌子 原因出在前朝的一个皇帝身上
大明一朝,许多皇帝都跟前朝皇帝一样,相信能长生不老。所以依靠术士什么的炼丹求长生。这种情况,嘉靖帝最严重。
比如,嘉靖帝不知从哪里淘腾出来,说,早晨第一滴露水是最好的药引子,用这露水服用丹药,效果好得不得了。别说长生,估计都能成仙。

嘉靖帝立刻行动了起来,当然也可以说开始作死!早起采集露水这事,都压在了宫女身上。从此,每天天还没亮,那些可怜的宫女们,就得出去采露水。万一那天采不到,还会被训斥。要知道,宫女们每天的工作就非常繁重了,现在非但加了工作,且最要命的是,连觉都睡不好了。
长期下来,终于宫女们再也承受不住这种折腾了,嘉靖四十五年十月的夜晚。宫女杨金玉,联合其其他几个宫女,要干掉这位只想自己长生,不让别人生存的皇帝。办法就是勒死嘉靖。但把绳索套在了嘉靖帝脖子上,准备勒死他时,由于紧张了,绳子被打了死结,没把皇上勒死,反而勒晕了。

这时,有胆小的宫女崩溃了,竟然逃跑去告诉皇后,嘉靖侥幸生还。这就是发生在明朝的,历史上著名的“”。
最后嘉靖处死所有相关宫女。从此嘉靖就做了病般,毕竟这种死里逃生的事,太可怕了。可谁料到,这件发生在明朝的事,却深刻影响到了大清。

为了避免再发生这类事,清朝皇帝找老婆睡个觉,都变得复杂,甚至变态起来。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程序:先是皇上吃完晚饭后,敬事房的太监,把写有嫔妃名字的牌子端到皇上面前供皇上挑选,这就是所谓的翻牌子。

牌子翻好后,还要再交给太后去看看,太后过目后,通知被选中的妃子。这中了彩的妃子,赶紧洗澡。洗完后钻进毯子里,被几位太监扛着,一路送到皇上的龙床上,然后一彪人在外面等着,等里面那事完后,再把这个妃子抗回去……

我头都大了,虽这个翻牌子,是个让皇上免遭宫女刺杀的好办法,可搞成这样累不累啊?本来挺正常,美好的一件事,全特么变了味道……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