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于禁被低估?曹操帐前于禁为何深受曹操器重?
历史都低看了于禁,就是曹操帐下名将如云,于禁在曹操集团那也是一颗闪耀的统领。于禁早些年跟随鲍信,后鲍信阵亡,鲍信部将归顺曹操,于禁成为了曹操集团中最早的一批将领。在灭黄巾,讨吕布,征袁术的战斗中,奋勇当前,独当一面。比如195年于禁受命曹操到濮阳讨伐吕布,于禁率兵连破吕布两寨,又率兵在须昌击败吕布手下大将高雅。196年在攻打袁术的战斗中,连斩袁术四员大将。后来在197年就发生了人人皆知的,于禁屠杀青州兵一事,大概就是曹操宛城战败,手下万余青州兵造反,于禁未向曹操报告,擅自平叛,接着于禁又被冤告,但于禁临危不乱,驻扎稳妥后,才面见曹操解释来龙去脉。
这件事件之后于禁就受到了曹操的信任,于禁的冷酷刚毅也在军中流传开来。在官渡之战中,于禁独自领兵,焚烧连破袁绍三十馀屯,斩首数千,俘获数千,又攻破袁绍重要要塞杜氏津,后来袁绍大军增援,曹军死伤众多,士兵惧怕欲撤,《于禁传》记载:“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于禁以一己之力扭转胜败,官渡之战是于禁军事上的高潮。后来中原稳定了,于禁留在曹操身边,为曹操多次平叛和维稳,其中在215年,于禁仅带十多人就缴了朱灵的万人军事武装,后来曹操封于禁为左将军,军衔仅次于前将军夏侯惇,并赋予于禁在曹操时期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之权。
后来关羽北伐襄樊,曹仁危机,此时曹操周围军衔高,受信任,综合能力又强的统帅其实寥寥数人而已,比如夏侯渊已经阵亡,夏侯惇因眼盲无法出征,乐进已经病逝,而徐晃张辽等将军衔太低,无统领大军之资格,唯有于禁一人而已。到此,你是否能够理解曹操为何要派于禁统领七军去救樊城?你也说了七军呀,是什么概念,再说了于禁个人军事素养还是不错的。至于战败,并非演戏里说的那样,比如于禁嫉妒庞德,不听建议,关羽设计放洪水。真实历史中是遭遇了不可抗力因素,天灾。“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魏书》“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蒋济只能说于禁太倒霉了,并且补充一点,于禁所率七军,是各地集结而来的,根据多个人物传记记载和时间节点得出结论,被水淹之时,仅有于禁部、朱灵部(已被于禁收编)和冯楷(本来就驻荆州)集结完毕,其他四路还都在路上,所以于禁此时军力并不充足,另外庞德不是于禁的先锋,庞德一直都在樊城,是曹仁的部下,恰巧曹仁派庞德接应于禁,不知道见没见到面,庞德也遭遇了洪水,被淹了。
唯一遗憾的是,于禁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投降关羽了,成为了历史之谜,这也是于禁口碑不佳和低估于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于禁的军事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没有晚年战败,于禁也是常胜将军,曹魏名将。曹操说的看错是“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这个意思,是没有想到于禁会投降,而不是怀疑于禁的军事能力。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