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爷没有封地 他们是如何养活王府中的众人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自己的儿子都封为了藩王,并且带有兵权,管辖一块地区,那这些藩王因为自己管辖一块地区,自然就不会缺钱。但是清朝对待王爷与明朝就不一样了,清朝的王爷没有封地,而是留在了京城。那么清朝的王爷靠什么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呢?其实清朝的王爷就像是当了个官,有朝廷专门负责根据爵位的高低来发放俸禄。
清朝一共有两种王爷,一种是亲王,一种是郡王。亲王每年可以拿到10000两白银,禄米1万斛,郡王每年5000两,禄米5000斛。这看起来貌似不是很多,但是与普通官员比起来,这就是巨款了。在清朝,一品文官的年薪是180两,禄米180斛,所以一个亲王的俸禄就想到与55个一品文官了。不过虽然亲王的俸禄高,但是他们的花销也大,家里的一家老小和仆人护卫,还有来往应酬,10000两银子确实不多。当然,朝廷也考虑到了王爷们的这种情况,经常性的会找个理由给他们发“双薪”。
比如醇亲王亦譞得到慈禧的赏识,他就获得了双薪,每年20000两白银和20000斛禄米。而且相比明朝的王爷,清朝的王爷是在朝廷里担任要职的,也就是说,他们除了领取爵位俸禄外,他们还能领取岗位俸禄。比如恭亲王奕,他曾经担任十五善射大臣,还出任过领班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们自然不是白干,可以领得一份不菲的俸禄。
而且除了这些合法收入,各个王爷们还有着灰色收入,比如各个官员的孝敬。李鸿章担任封疆大吏除了是因为他的能力强以外,还有就是他几乎每次回北京都会给恭亲王奕准备上一份厚礼。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这些王爷们开始卖官鬻爵,一个官职少则几万两,多则数十万两,有着这些灰色收入,清朝末年的王爷们不缺钱。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