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对于历史中的和珅,人们大多会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
但要说到和珅其人是一个大奸臣,却又有失偏颇。
和珅应该算是乾隆帝身边的宠臣与弄臣。
虽然和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他还是颇具能力的。
而且还有一点,和珅对乾隆帝十分忠诚。
而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臣子,他就是魏国人范睢。

260年,秦赵两国爆发长平之战,这一战决定了最终战国的问鼎格局。
人们多会知道,长平之战有白起,坑杀四十五赵军的一幕出现。
那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秦赵两国的这次交锋呢?
其实这一战,秦赵两国都在极力避免,可它却在两个人的推手下又如期而至。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渐变强。
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军从魏国手中,先后夺得了河西之地和巴蜀之地。
在秦国疆域扩大的同时,秦国拥有了比较好的战略纵深。

随后时期,秦军又通过宜阳之战夺取了战略要地宜阳。
这是秦军东进最需要的战略通道。
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解决了内患义渠以后。
秦国再无后顾之忧,所以也就把战略眼光转移到了中原地区。这时候战国的格局是:自战国初期魏国霸主国的地位就日渐衰退。
秦国和齐国以及楚国,三强鼎立。
但不久楚国就在丹阳之战和垂沙之战后,国力日衰。
随后齐秦两国,成为战国时期两大最强国。

胸怀大志的赵王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力与日俱增。
这也让赵国的国力紧随秦齐两国之后。
但不久后乐毅组织五国伐齐,终导致齐国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自此刻开始,在战国诸国中,能在军事上与秦国争锋的只剩下了赵国。
客观的说长平之战前,秦国推行耕战体系。赵国推行胡服骑射。
就两国的军事实力而言,赵国是略强于秦国的。
但秦国通过水利设施,灌溉的农业也体现出了优势,这样秦国的粮草要比赵国充足。
综合实力对比,秦国也要比赵国强一些。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三十八年,秦赵两国爆发战争。
名将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随后廉颇又数次战败秦军。
赵国之所以能胜秦国,得益于强大的兵力。
他们在北方之地,多年与匈奴交战,士兵作战能力极强。
但赵国也是四战之地,一旦他们与秦国间有一场大的败仗。
赵国也将失去问鼎天下的资格。

就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个人走入了秦国,成为了长平之战的一个推手。
他就是魏国人范睢。公元前271年魏国人范睢入秦逐并受到秦昭襄王重用。
后世之人多会觉得范睢是个奸臣,正是由于他的谗言,才让秦昭襄王逼迫白起自尽。

其实范睢应该像和珅一样,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小人。
而且他也像和珅一样,是一位忠于君主的小人。
刚来到秦国的范睢就向秦昭襄王献出固干除枝之策。
这一策略帮助了秦昭襄王,摆脱了的控制,并将魏冉等若干贵族逐出了秦国。
自此秦昭襄王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随后范睢又向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思。
同时范睢还提醒白起,战争不要以夺取城池为主,要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在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布局下,秦国向东部国力弱小的韩国开刀。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之地。
野王的丢失,就意味着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当时的韩国君主想用上党郡换取秦国的罢兵。
这时的上党郡其实已经是秦军嘴边的肥肉。
而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将上党郡交给秦国。
因三家共出于晋的原因,冯亭选择主动和赵国联系,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
这就是长平之战的第二个推手。

上党郡对于秦国是东进的战略要道,对于赵国而言却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赵国本就是四战之地,国土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一旦上党落入秦国手中,赵国将直面秦国的兵锋。
面对冯亭将上党交付给赵国,秦国又岂会善罢甘休?
于是秦国兴兵50万,大举攻赵,随即赵国应战,就此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一场大战下来,秦国惨胜,赵国也损失了四十五的青壮年。

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而引发的大战,始于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
更因冯亭在其中给了一个推力。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战国的格局重新洗牌,七国之间再也不能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