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之战”后,秦穆公为什么放弃了东进逐鹿中原?
《左传》中有关秦晋“王官之战”的记载如下: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
在笔者看来,这一次秦国是铁了心要出兵攻击晋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一战是由秦穆公亲自挂帅出征的。并且他们刚刚渡河,就焚舟宣誓,表明了此战不胜不归的坚决态度。也正因秦军的士气高昂,所以他们接连拿下了王官与郊地。
面对秦国如此强烈的求生意志,晋国却选择暂时性地避其锋芒——他们并没有出兵迎战。犹记得前一年晋国赵衰还称赞秦国孟明视“秦师又至,将必辟之”,这次秦国军队来势汹汹,于是晋国军队果不其然没有出战。
秦军顺势渡河至崤山,将三年前大败于此的秦国将士们掩埋安葬。然而,已经距今三年之久的尸体,为何还能封尸埋葬?笔者认为,《左传》作者此描写的用意,可能只是想要凸显出当年秦晋“崤之战”尸横遍野的惨烈情况罢了。
秦穆公在“封殽尸”之后,就返回了。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心力,完全放在西方土地的开拓上,意欲从此称霸西戎。
《左传》借君子之口给予秦穆公和两位秦国大夫评价,先称赞秦穆公用人全面而且专一,再称赞孟明视努力不懈、知耻而后勇还能勤于思考,最后称赞公孙支能识人知人,还能推举人才。由此可见,《左传》对此三人的评价颇高。
孟明视是秦国重臣百里奚的儿子。奇怪的是,太史公在《史记·秦本纪》的“蹇叔哭师”中,把秦穆公的访谈对象,从原本的蹇叔多增加了一位百里奚。笔者认为,其实此时百里奚应该已经不在人世,或者至少不是与秦穆公对话的人之一。原因有四点:
一、《孟子》记载晋国灭虞国时百里奚已经七十高龄,那么到“蹇叔哭师”时,百里奚如果在世,那他也已经将近百岁。
二、“蹇叔哭师”的对象是孟明视,倘若百里奚在旁,怎么会由蹇叔独自面对着他的儿子孟明视哭泣呢?更何况百里奚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这是很不合常理的。
三、“崤之战”后,秦国大败,秦穆公自言自语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也没有见到百里奚的身影。
四、晋国先轸阐述攻击秦国的理由时说:“秦违蹇叔”,也未见百里奚之名。
由这四点,就可以推论出,“蹇叔哭师”中与秦穆公对话的人,其实只有蹇叔一人,百里奚并没有参与其中。
回到《左传》的评价中来。百里奚是由公孙支推荐的,而孟明视又是百里奚的儿子,以此逻辑推断,有公孙支才有百里奚父子,因此对于秦国来说,公孙支可以说是秦穆公身边最重要的人物,他不仅被秦穆公尊为师,而且在许多重要的关头,他均能正确地分析形势,给秦穆公相对稳妥的建议。
《史记·秦本纪》与《左传》比较时,就可以发现二者在记叙“王官之战”时,有一些不同之处。根据《史记·秦本纪》中的记叙,太史公写晋军的反应,不只是“不出”,而是“不敢出”。太史公把此次秦穆公亲率出征描绘得更加勇猛。另外,当“封殽尸”的时候,太史公还强调秦穆公为此大哭了三日,他笔下的秦穆公显得更加情深义重。
由于“王官之战”是这几年秦、晋两国战争中,唯一一场由秦穆公领兵出战的战争,也是秦国为数不多能够取胜的战争。所以,《左传》在这场战争后加入了赞扬秦穆公的文字,而《史记·秦本纪》则是给秦穆公加上了丰富的情绪描写。由此可见,两者都同时有歌颂秦穆公的意味。
《左传》之后云:“秋,晋侯伐秦,围、新城,以报王官之役。”前一年,秦穆公亲征伐晋时,晋国虽然如赵衰所言避秦不出,但这并不代表晋国不会在战场上讨回颜面。于是,此时由晋襄公讨伐秦国,达到报复“王官之战”的目的。
秦穆公与晋襄公这二人,在五年之中连续作战五次。征伐始于“崤之战”,终于“报复王官之战”。这一系列的战争,让曾经从晋献公至晋文公之间所建立的“秦晋之好”关系彻底破裂了。秦、晋两国从此互相牵制,致使南方的楚国趁此机会坐大,进而造成了以后晋、楚两国的争霸。
“王官之战”后,秦穆公彻底地放弃了东进逐鹿中原的想法。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在西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片天地。
“王官之战”两年后,秦穆公与晋襄公双双过世。虽然此时秦、晋两国的恶战告一段落,但两国的小型征伐方兴未艾。他们依然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试探,在春秋时期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胜利之道。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