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在古代有着怎样的影响?有着哪些利弊
封建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社会政治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较早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而这种体制具有较多的自由,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成男耕女织的生产单位——农户,农户有较灵活、自由的自主支配和自主经营权。因而农民有比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政治上较早确立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再次,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较早确立实用理性体系,使中国没有陷入宗教迷狂和神学独断论的歧途。中国之所以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封建文明,正得益于此。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长期积淀和影响,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难以解体,宗族制对人身的拘束,礼教思想、宗法观念对人心的束缚等等,都使中国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进展迂缓,商品经济、市民阶层难以获得充分发育,致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在原有的轨道内缓步运行。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力陈封建之害:周代因封建制,使得诸侯强盛,尾大不掉,“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最后造成“周之败端”。“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且“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
清人李富孙指出,封建制使得“诸侯可骄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秦代废封建改郡县,是“矫一时之弊而适贻后世之害”。李富孙说,“柳子之论,直一偏之见,徒知前世之害,而不知前世之为利者大。既昧前世之利而不知后世之为害更深。”
陆世仪认为:“古之为治者,治心、治身、治家、治国、治天下,一而已矣。自秦以吏为师,始有所为吏治,汉复以萧何继之,于是吏治二字,至今习以为固然,莫能破其局者,皆自变封建为郡县始。不行封建,吏治不可得而去也。不去吏治,三代不可得而复也。”
袁枚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
朱熹对封建制度曾作评论:“若论三代之世,则封建好处,便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对比而言,评论皇朝制度:“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后世不肯变!”
封建制度相对于专权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性,诸侯与贵族有限的自主权可以限制君权。然而封建制度的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内战和实现王朝持久繁荣方面远较专制制度逊色。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