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当了40年的太子,为什么会被康熙废掉两次?
康熙的大儿子不幸夭折,这导致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二皇子胤礽,年仅1岁就坐上了太子的位子,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位子一坐就是40年。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下一任皇帝,胤礽从1岁开始就面对着如此光明的未来,享受着身边人的栽培和父皇的疼爱。
等胤礽能够识字念书了,康熙帝一口气给爱子安排了三个老师,他们分别是张英、李光地和熊赐履。这三个人官至大学士,学问自然是无可挑剔,更别说还是随时随地听候太子的吩咐,时刻陪伴在他身边,教学效果可以想见应该是不错。不久之后,非常正直也有知识的汤斌也加入了太子家教团。从这个阵容上看,康熙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对胤礽寄予厚望。胤礽也没有辜负老父亲的良苦用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练武也相当认真,成为了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虽然才气颇高,然而太子的品德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康熙是著名的长寿皇帝,从康熙四十年到了康熙五十年,皇帝不但身体没毛病,而且愈老愈精神,而胤礽此时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储君,这其中的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开始焦虑,人也变得暴躁。
康熙帝虽然身体健健康康,但心理上却变得愈加脆弱,和儿子们之间的矛盾也更进一步。这一天,在奔赴战场的路上,康熙突然病倒,于是唤太子过来寝前。然而面对病弱的父皇,胤礽表现得完全无所谓,康熙见此情景心凉了个通透,失望地让胤礽回去了。
培养一个合格的太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多资源和心力,康熙心里非常清楚。然而做太子的这些年,胤礽的行为和表现一次又一次地让康熙失望,终于在1708年,康熙选择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公开指责他违背道德要求,不听父皇的话,品性残暴,好色成性,而且在对蒙古的外交事务中犯了大错。
同时,十八皇子生病期间,胤礽作为长兄,不曾表现出任何应有的手足之情。抑郁谋反的索额图已然获罪,没有理由太子谋反就不受惩罚。这种无德的人,绝对不能让祖上世代积累的家业断送在他的手里。康熙的诏书中,前半部分批评了胤礽很多不良的恶习,然而读到后面不难发现,全文重点在于胤礽和索额图的关系。他们当年其实是串通好了的,虽然只有索额图被定罪,但这件事在康熙心里始终是个结。
大家也许会疑惑,既然如此,胤礽是如何又一次坐上太子之位的呢?主要的原因是打从太子被废,皇子们为了争夺空余出来的位置,明里暗里地争夺权利,勾心斗角,更有甚者动用了魇镇的邪法,康熙不忍心看到儿子们这样,也害怕情况恶化下去会受到波及,因此废太子的诏令只持续了一年,便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撤销了。
复立毕竟只是权宜之计,破镜难圆是有道理的,被伤害的信任没有办法再重新建立,胤礽的太子之位其实早就和父皇对他的信任和爱一样,永远地失去了。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康熙想出稳妥的处置办法之后,这个有名无实的太子自然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悲惨的胤礽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当了40年太子的胤礽,为何两次被康熙皇帝废掉?看了小编的介绍,估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