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相比 她们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对上官婉儿与韦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被李隆基处死,为何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结局大不相同?
现代众多影视剧中,上官婉儿除了是武则天身边得力女官的形象外,后期还被归纳为韦后一派的党羽。这些人普遍认为,她与韦后等人淫乱弄权,属于同一阵营,所以最后在唐隆政变中一同被李隆基处死。
但这一观点是否有可靠依据,还是存疑的。因为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虽然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等人一同被李隆基在政变后处死,但死后她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唐隆政变结束后,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一同殒命。韦后和安乐公主是比较惨的,她们不仅被斩首,而且头颅还被悬挂在东市,到了第二天才得以收尸,以相应的降级礼数下葬后,并追贬为悖逆庶人。这种“死法”对于皇家权势竞争的失败者来说,不可谓不残忍。
然而,上官婉儿的结局却要好很多。待她死后,朝廷按照礼制进行安葬,表示极深的哀悼。正如史料所记载的,“皇鉴昭临,圣慈轸悼,爰造制命,礼葬赠官。”在对待上官婉儿的死这件事上,朝廷以足够的礼制表达了对她的尊重和哀悼。
除此之外,史料还记载:“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 500 匹,遣使吊祭,词旨稠缪。”依照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之死的哀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两个人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甚至可以推测她俩才是同一阵营。
那么,假如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不是同一阵营的,为什么会被许多史料记载下来她和韦后安乐公主淫乱弄权等种种负面事迹呢?
这无疑与“成王败寇”后,最后胜利者的“恶意抹黑”脱不开关系。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上官婉儿的墓志。墓志中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是非常正面的,认为她德才兼备,忠心奉上,无辜受难,而且墓志的评价与唐中宗时期《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是基本一致的。而后期的《新唐书》与《旧唐书》所记载对上官婉儿形象的评价,则是完全相反,多以批判为主。
有许多史学家猜测,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上官婉儿与李旦、太平公主属于同一阵线的,他们共同反对韦后和安乐公主。因此唐隆政变之后,李旦登上皇位,他并没有因此忘记这位昔日的“才女”盟友,一定程度上对她怀有感激之心,礼葬婉儿,并作出较高评价。另一方面,多方史料记载都不断证实,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私交甚密且有着相同的政见,对婉儿的礼葬,亦有太平公主的游说之功。
此外,史料记载:“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亦有许多史学家解读为,上官婉儿曾以死劝谏唐中宗除掉韦后,极力与韦后安乐公主划清界限,甚至不惜请求饮鸩而死,结果中宗并没有采纳。在景龙之后,上官婉儿由昭容被降为婕妤,离开了“政治中枢”。从这一观点来看,上官婉儿与韦后安乐公主不仅不是同党,反而有着非常激烈的矛盾斗争。但这样的解读并不是来源于传世的史料文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认为上官婉儿与韦后同党的传统认知。
由此,上官婉儿“忠心奉上”的形象也就此形成。在笔者看来,这和李隆基这方势力集团的动机有着很大相似之处。因为唐隆政变的主要对象是韦后和安乐公主,而韦后与安乐公主又是当时先帝李显的“直系亲属”,借助上官婉儿与韦后集团的激励矛盾,进而树立上官婉儿“忠心奉上”的形象,则是大大增强了李旦李隆基一脉即位合理性的。
如此,问题又来了,既然在这种程度上,上官婉儿与李隆基集团是同一阵线的,那为什么李隆基还要处死她呢?
史料记载的上官婉儿死因是不明确的,她的墓志铭这样记载:“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 遽冒铦锋,亡身于仓卒之际。”虽然说明她的死是无辜的,但也有意忌讳了她被李隆基处死的真正死因。
其实,李隆基想要处死上官婉儿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上官婉儿从小到大以政治才能出色而为名,是武则天身边的得力助手,更有着“巾帼宰相”之称。“巾帼宰相”的名号不仅给她带来荣光,也给她招来了杀机。因为一般新皇帝登基后,都会选择亲自培养自己的“心腹”,重新启用先帝重用之人的,少之又少。
上官婉儿的死因,除了她曾经为武则天效力之外,还有她身为女性,却掌握权力、左右朝政这个重要原因,上官婉儿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才能的人,是不容易被别人轻易驾驭的。李隆基在唐隆政变时只是将她作为盟友,共同抵抗韦后集团,目的达成之后,以李隆基的性格必定是“先除之而后快”,排除掉上官婉儿可能带来的潜在危机。
另一方面,韦后集团被连根拔起,还有太平公主也是李隆基的竞争对手,太平公主本身又是个对皇位虎视眈眈的野心政治家。
正如同唐隆政变期间,太平公主与李旦李隆基父子处于同一阵线,但结束“外争”之后,又面临着新的“内斗”。太平公主自幼受到母亲武则天的影响,无论是政治手腕还是对权势的野心欲望,都不输于她的兄弟们。
当她的哥哥李旦登上皇位后,太平想做女皇的一颗心仍然没有熄灭,于是就有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那场“恶战”。太平公主失败后,李旦也曾向李隆基求情,希望他能顾念亲情,放过太平一命,可李隆基却并未心软。
亲姑姑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上官婉儿。更何况,如果不杀掉上官婉儿,依照她俩亲密良好的私交,万一与太平公主强强联手,岂不是又给自己的前路埋下隐患?
虽然清代的九子夺嫡尤其有名,但大唐盛世里,皇位与权势的争夺才是更加凶狠,容不下半点亲情。
只惋惜上官婉儿,这位昔日以才女闻名的“巾帼宰相”,最终也难以逃脱皇家权势之争,成为其中众多牺牲品之一。
参考资料:杨永康《唐朝政治斗争与上官婉儿形象之演变———从 “忠心奉上”到 “死有余辜”》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