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宽严皆误埋祸患,影响后世三百年
《晋书》主要作者房玄龄是这样评价的: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遗风,乃厉以恭俭,敦以寡欲。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是这样评价司马炎的: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关于司马炎的生平研究,《晋书》和《资治通鉴》才是最权威的著作,这两位作者的意见,几乎可以看做是对司马炎的盖棺定论。
既然主流学者都认为司马炎值得赞扬,后世为何对司马炎的评价不高呢?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在司马炎之前,司马氏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代三人的经营之后,早已在魏国一家独大,司马炎怎么看都像是个摘桃子的角色,没有什么传奇色彩;
二、“八王之乱”过于混乱,“五胡”和“”过于血腥,严重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所以“恨屋及乌”,连带着对司马炎的评价也不高,似乎这一切发生的缘故,都是因为司马炎立了一个傻儿子为接班人;
三、司马炎本人崇尚享受,财物美色一点也没拉下,在个人品德方面不但没有亮点,反而有很多黑点,比如著名的“羊车”和“卖官”。
关于这三点,我们逐一来分析。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有多牛,我们不用一一分析了,要没有这三人,恐怕也没有司马氏后来的短暂辉煌。
与上述三人相比,司马炎的传奇色彩略淡一些,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这不代表司马炎就是一个摘桃子的角色。
司马炎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怀柔的政策对待已为臣下的魏蜀君王: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却依然保留了曹魏的天子旌旗,上书可以不称臣,依然可以祭祀天地。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号和实权,其他待遇基本保留,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蜀汉由于是敌对政权,待遇比之曹魏差了一些,却也不受禁锢,使得蜀汉降臣对西晋政权的抵触大大降低。
司马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尽快统一天下的时候,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蜀地和吴地的抵触心理。
作为一位开国君主,司马炎也是非常优秀的。
《晋书》有这样的记载: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这一年是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就在十七年前的公元263年,三国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七百万户(统计在册)。
人口统计肯定有一些水分,但至少也能看出,在司马炎执政期间,西晋还是呈现出了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
关于司马炎的施政方略,后世质疑者并不多,无非就是反复强调“九品中正制”对于庶族的压迫。
在我看来,这属于历史惯性,因为豪门士族日益壮大是不争的事实,司马炎在位期间也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混乱,也有了我们所说的第二点。
很多人都说:司马炎极其不明智,非要选一个智商有问题的接班人,以至于神州陆沉,惹出三百年的大乱。
说这话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析一下,司马炎选司马衷为接班人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我的归纳,大致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必须由自己这一系继承皇位,这一点主要是防范齐王司马攸;
二、司马氏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地方士族和庶族;
三、让外戚集团重回历史舞台,这一点主要是打压豪门士族;
四、让豪门士族得以更进一步,这一点主要是制衡外戚与地方诸王。
只要这四点能够有机结合,必然会形成皇室、外戚、士族和宗室相互牵制的局面,从而实现皇权高高在上的局面。
各位在鄙夷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之前,不妨先思索一个问题:如果不立司马衷,司马炎还能保证上述四个要点全部被满足吗?
答案是:不能。
司马衷虽然智力有问题,但他是嫡次子(司马轨早夭)。在当时,“立嫡以长”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反面教材可以参见袁绍和,这两人都是立幼子,结局都不太好。
如果不立智力有问题的司马衷,就只能立三子司马柬。可司马柬的身体一向不好,万一这个接班人早亡怎么办?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司马炎于公元280年去世,他的三子司马柬在一年后也去世了。这时候要是有点风吹草动,“五胡十六国”的格局没准会提前出现。
最重要的一点是:齐王司马攸还在,如果立嫡不以长,谁敢保证司马攸没机会上位呢?
在司马攸去世之后,司马炎的选择似乎多了一些,好像可以换掉司马衷,但司马衷虽然自己智力不太高,却生了一个非常争气的儿子,那就是愍怀太子司马遹。
司马炎是怎么评价孙子司马遹的呢?《晋书》的说法是:因抚其背,谓廷尉傅祗曰:“此儿当兴我家”,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誉流于天下。
看到了吗?司马炎说司马遹像自己的爷爷司马懿,这是多高的评价?有了这样一个既像司马懿,又“当兴我家”的太孙,司马炎自然没兴趣换太子了。
从年龄上讲,司马炎和司马遹这对爷孙年龄相差四十二岁,如果司马炎能够活到六十岁,那么司马遹也已经有十八岁了,完全可以扛起西晋的江山。
但千算万算,司马炎没算到自己的寿数,五十四岁就去世了,那一年,司马遹只有十二岁,还是个未成年。
尽管结局不好,但我们却不能说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做法不对,毕竟谁都没长前后眼,看不到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个问题解释完,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这四个要点呢?司马炎这样做就是自私,活该他西晋早亡!
这个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却也是可以讨论的。
人都是自私的,司马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把权力留在自己一系,尽可能地让皇权高高在上,我们可以说他自私,却很难说他做错了。
在司马炎去世之后,乱世开启,诸雄并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刘渊,匈奴汉国开国皇帝,也像司马炎那样大肆分封宗室,致使匈奴汉国在内讧中走向灭亡。
石勒,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他在位期间重用宗室(石虎),同时抬高外戚(刘氏和程氏),并选择弱势儿子(石弘)为太子,几乎照搬照抄司马炎的布局。
石虎,五胡十六国期间唯二(另一个是前秦苻坚)统一北方的枭雄,前期他自作聪明,摒弃司马炎这一套,结果两个儿子造反。痛定思痛之后,石虎也开始学习司马炎的布局。
前秦的苻健、苻生和苻坚,他们几乎都是靠着骨肉相残的方式上位,也是司马炎布局方式的体现。
再来看南北朝:
刘宋文帝刘义隆杀死弟弟刘义康,太子刘劭反手砍下父亲刘义隆的头,孝武帝刘骏黄雀在后,亲手干掉太子刘劭,刘宋内讧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萧齐高帝萧道成运气不错,在与太子萧赜爆发内讧的边缘突然去世,武帝萧赜去世之后,竟陵王萧子良不服接班人萧昭业,起兵造反。
萧梁武帝萧衍高寿,但他同样大肆分封宗室,以至于各宗室之间矛盾很深,侯景祸乱南方的时候,萧衍被困竟无人救援。
北齐文宣帝高洋继位之后,连杀三弟高浚和七弟高涣,高洋去世之后,他的接班人高殷被高洋的六弟高演所杀,高演为使悲剧不再重演,传位给九弟高湛,希望高湛留自己的儿子高百年一命,却也没用,三年之后高百年被杀,怎一个“乱”字了得!
北周的宇文觉、宇文毓全部被宇文护所杀,宇文邕又杀了宇文护,混乱程度一点也不比北齐差。
至于后来的和李世民,谁都不是正常上位,李世民继位之后照样大封宗室,李世民的儿子照样敢造反。
我上面罗列了这些,还只是把领衔主演拎出来单独说,要是把这三百年里的枭雄们逐一点评,这篇文章我能写十万字。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司马炎的布局是极其愚蠢且幼稚的,那么三百年来,这么多乱世枭雄接连出现,为什么都要学习司马炎这一套呢?
难不成,从西晋到唐朝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枭雄们全是无脑莽夫?这解释谁会相信呢?
既然这些乱世枭雄不是无脑莽夫,那就只能证明一点: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中,司马炎的布局是最优解,没人能超出他的格局。
大肆分封宗室、立弱势太子、抬高外戚、重用豪门士族……这种布局居然是最优解?的确难以置信,可如果这都不是最优解,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司马炎的布局会在未来三百年内反复出现。
从东汉末年到唐朝中期,中国的皇权政治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很多人不喜欢司马炎,是因为他们看不懂这段时期的历史。
在这段时期内,豪门士族逐渐兴起,皇权极度衰弱。司马炎的所有布局,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在这段时期内,皇权似乎走入了死胡同,陷入了饮鸩止渴的怪圈,很多时候,乱世枭雄们明明知道结局,却也无力去改变,只能尽可能地布局,寄希望于上苍眷顾。
司马炎的布局,在我们今人看来非常的确是愚蠢且幼稚的,但这是由于我们站在一个制高点,居高临下的评判司马炎,却没有考虑到他的客观困境。
这种局面,直到豪门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科举制开始大行其道之后才有所改观。
既然司马炎的布局是死局中的最优解,那么这一点显然不该成为他被诟病的原因。
至于说司马炎喜欢财物美色,那是个人私德,我认为评价政治人物,没必要纠结于这一点,秦皇汉武在这方面同样做得不好,就不多说了。
或许有人会问:你把司马炎说得这么好,连缺点都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那么司马炎当真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司马炎除了私德不好之外,执政风格也有问题,那就是过于温和。
在此,我们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一:在太子司马衷十七岁那年,司马炎患重病卧床,大家都以为司马炎撑不住了,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人竟然计划趁势拥戴司马攸夺位。
没过多久,司马炎病好了,这事居然就这么算了。
这件事是什么性质?这是彻头彻尾的谋反未遂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换成其他皇帝,这事怎么可能轻描淡写地揭过呢?
司马炎没有因此事杀人,却开始压制齐王司马攸一系的势力,并把司马攸赶到外地。平心而论,司马炎虽然处处防范司马攸,但从这件事来看,司马炎对司马攸够意思了。
例二: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事,两人互相攀比,闹得乌烟瘴气。
晋武帝曾赐给王恺一株两尺高的珊瑚,王恺却拿去向石崇炫耀,石崇直接用铁如意把珊瑚敲碎了。
这珊瑚是什么?是御赐之物!石崇故意敲碎御赐之物,司马炎却没有怪罪他,这温和得都有点过头了。
例三:打败吴国后,王濬一直觉得自己获得的封赏不够,整天像个怨妇一样大呼小叫,责怪司马炎对他不好。
面对王濬的抱怨,司马炎一再增加对他的封赏,却从未因此教训过王濬。把这事放在其他皇帝身上,我们可以想象吗?
例四:司马炎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问刘毅,我能和汉朝的哪位皇帝相比?刘毅直接怼他:你连桓灵二帝都不如。
桓灵二帝是什么人?连都在《出师表》里面写道: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可见当时的人都把东汉灭亡的锅甩给桓灵二帝,拿司马炎这样的开国君主与桓灵二帝相比,这不是羞辱是什么?
司马炎听到这话之后却没生气,反而笑着自嘲说:“桓灵二帝听不到这样的劝谏,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强啊。”
结合上述四个事例,和大家印象中的司马炎对比一下,是不是有很大的出入呢?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温和可以算是优点,但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温和却未必是什么好性格,尤其是在那个需要抗衡豪门士族的年代。
在司马炎执政的二十五年里,他从未试图用流血斗争的方式解决重大政治问题,也没有杀戮过高级官员,这里面虽然有豪门士族影响力极大的因素,却也与司马炎本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清人赵藩所写的攻心联,其中有一句是“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司马炎最大的问题,不是他喜欢财物和美色,也不是他抬高“九品中正制”,而是他“宽严皆误”。
大抵开国帝王,总是一代雄主,在灭掉敌对国家的同时,要给新朝开一个好头,严肃法纪,限制权贵,这样的政权才有长久之机。
反观西晋,开国之初就是一派其乐融融的盛世景象。说得好听点,这是司马炎宽仁大度;说得难听点,这是西晋从未有过朝气,开国之时便暮气沉沉。
我再次强调一点: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司马炎,因为豪门士族过于强大,司马炎或许有不得已之处。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却始终保持一副温和姿态,却是大不应该。
司马炎去世之后,外戚和宗室像疯子一样挑战皇权,这里面固然有司马衷智力不高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司马炎。
正是由于司马炎过于温和,以至于皇权的威信从未被树立,做臣子的感受不到皇帝的威严,他们又怎么可能畏上呢?
司马炎所做的一切,永远是在“布局”,却从未能够“借势”。无论“局”有多精妙,一旦“势”不在己方,则“局”也无法挽回败局。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司马炎能够“借势”,也顶多借到小势,天下大势依然是豪门士族一家独大,皇权想要逆势成长,绝不是一个司马炎能够做到的。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