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揭秘三眼花翎到底有多贵重 为何满清只有7个人得到呢

历史故事 𝄐 0

据《清文稿》记载,从乾隆至清末,被皇帝赐予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乾隆朝的傅恒、福康安,嘉庆朝的和琳,道光朝的长龄、禧恩,光绪朝的李鸿章、徐桐等7人。即便有幸得到双眼花翎的有功大臣,整个大清朝也不过20余人。这对于国祚绵延近300年,朝臣浩如星辰的清王朝来说,能获得赏赐花翎的人,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1666/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揭秘</a>三眼花翎到底有多贵重 为何<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389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满清</a>只有7个人得到呢

(戴三眼花翎的王爷)

那么,花翎究竟为何物?为何大臣们获得花翎如此之难?

在一些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部分大臣或王公贵族的礼冠上,不但镶嵌着闪闪发光的珍珠宝石,还拖着一根插在管子里五颜六色的羽毛,这就是清代官员极为重视的冠饰——花翎。

而且,花翎还和官员的政绩以及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大臣犯错时,帝王往往都会龙颜震怒地下旨:“摘去他的顶戴花翎!”

相反,当臣子们屡立奇功后,皇帝又会大方地吆喝道:“赏双眼花翎。”

花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场上,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不是随便哪个官员都能佩戴的。只有有功之臣,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被皇上明令赏赐后,才有资格佩戴花翎。

翎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是鹖鸟翎,花翎是孔雀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所谓“眼”,就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翎眼的多少,反映了官员等级的差别。

据《清史稿》记载,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的人,是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清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贵族,还有和硕额驸,可以佩戴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是在皇帝身边,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内大臣、前锋、护军统领或者参领,才有资格佩戴单眼花翎。

蓝翎是和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以鹖鸟羽毛制成,没有眼,一般赏给六品以下的官员,或者在皇宫王府的侍卫官。也可以赏给地位不高但功勋独特的下层武将。

揭秘三眼花翎到底有多贵重 为何满清只有7个人得到呢

(傅恒画像)

由此可知,花翎对于清代官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三眼花翎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至高奖赏。即便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王公贵族,也并非一生下来就能佩戴三眼花翎的。这些皇室成员大约在10岁左右,要接受皇上对他们的骑射和文化考核,在得到皇帝的首肯和赏赐后,才能佩戴三眼花翎。

清朝初年,对花翎的赏赐极为严格,据《啸亭续录》记载:“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到了后期,花翎赏赐的范围才逐渐有所扩大,从单一的只重军功、“非军功不准保荐”,扩展到在其它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可以保荐给皇上以获赐花翎。

正是因为赏赐花翎的慎重性,以及获取花翎的苛刻条件。因此,整个清朝获此殊荣的官员为数不多,甚至包括乾隆的宠臣和珅,虽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没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

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傅恒,身兼保和殿大学士和太子太保,在平叛金川和抗击准噶尔的战斗中立下奇功,为立下汗马功劳。乾隆感念他的不世之功,曾赏赐他双眼花翎两次和三眼花翎一次。傅恒深知花翎代表的尊荣,每次被乾隆赏赐时都感激涕零又诚惶诚恐,多次上书推辞,不敢轻易佩戴。

康熙年间,郑芝龙部将施琅在归降清朝后,为平定台湾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上书建议屯兵台湾,有备无患,得到康熙的盛赞,被封为靖海侯,赐御用袍子。但施琅居然力辞不受,转而恳求“照前此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

揭秘三眼花翎到底有多贵重 为何满清只有7个人得到呢

(道光画像)

按制,外任武将没有赐花翎之先例。但康熙还是满足了施琅的乞求,诏令“以开疆海外,削平僭伪之元勋,赏翎弗及、以泽后世”。可见,在大臣们的眼中,一支花翎远比封侯拜爵还要重要。

虽然获赏花翎十分艰难,但也有幸运儿在不经意间就中了头彩,意外地获得了人人梦寐以求的这份荣誉。

道光年间,清廷在平叛新疆时,活捉了叛将张格尔,道光皇帝“望捷若渴”。恰逢捷报到来时天色已晚,兵部官员们都已回家,找不到人呈送皇上。只有一位绰号为“寒伧翁”的官员尚未离去,因此他成了报捷的不二人选。

当“寒伧翁”辗转将平叛捷报报呈道光时,道光喜出望外,当即下诏:“赏戴花翎,着军机处行走。”他由此成为了获赐花翎最轻松的人。

后来,随着清朝的败落,出现了捐例制度,花翎也在捐例之列。最开始捐例花翎需白银一万两,蓝翎也要5000两,而且还可以参照捐官之项进行折扣。个别富商在捐出足够的银两后,就可以佩戴花翎。及至发展到后来,花翎的身价暴跌至200两,这时的花翎,已完全失去了它昔日的荣耀,贱如随意买卖的商品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会典事例》等)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