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历史故事 𝄐 0

上世纪80年代,一部《济公》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将济公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放荡不羁、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鲜活形象深入人心,大街小巷都回荡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声。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3930/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赵光义</a>的<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11861/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亲戚</a>

(济公剧照)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呢?真实的济公又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确有济公其人,不过和影视剧里所刻画的形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出生官宦之后,从小家境殷实。

济公原名李修缘,114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仕宦之后。其高祖李遵勖,是赵光义的,曾担任威名赫赫的镇国军节度使。

李修缘的父亲名叫李茂春,早年为天台县官吏。一生嫉恶如仇,乐善好施,是天台县有名的“李善人”。后来看不惯官吏的贪污腐败,愤而辞官回家,专心修佛。

尽管李茂春潜心礼佛,但直到40岁时仍然无后,夫妻俩便经常到附近的国清寺拜佛求子。传说一日,李修缘的母亲梦见太阳光射进自己的腹内,后来发现自己怀孕了。到李修缘出生的那一天,国清寺里的降龙罗汉突然倒塌。于是,世人都传说李修缘是降龙罗汉转世。

因为李氏家族是皇亲国戚,所以家境殷实。李府修建得气势宏伟,规模庞大,是当时最豪华的三进九明堂建筑,在台州绝无仅有。而且,整个天台县的田粮税赋都要交给李家,所以,李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赵光义剧照)

二、与佛有缘,出家为僧。

李家世代信佛,由于受家族的熏陶,李修缘从小就与佛有缘,他的这个俗家姓名,还是国清寺住持为他取的。在父母双亡后,18岁的李修缘随即进入了国清寺出家为僧。为他剃度的,正是国清寺住持慧远,为他取法号“道济”。

出家后的道济依然放荡不羁,举止癫狂。他不喜欢参禅打坐,拜佛念经,整日里嘻嘻哈哈,徜徉于山水之间,游走于市井之内。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道济居然不尊佛教规矩,吃肉,大快朵颐,还美其名曰:“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同门师兄弟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将道济的出格行为,告到了慧远主持处。但慧远慧眼识人,怜惜道济的佛性,预见到道济日后的佛学修为必定很高,于是只说了一句话“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便拂袖而去。

从此,道济又得了一个”济颠和尚”的名号。

三、外表貌似疯癫,实则宅心仁厚。

道济不但不守佛门清规,到处游乐,经常与人下棋饮酒,好斗蟋蟀,而且常年衣衫不整,居无定所。

他生性狂疏,诙谐幽默,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经常拿着度牒四处云游,到各地寺庙挂单。但其癫狂的行为,总是不受僧众欢迎。往往居留数日后,便被寺庙主持礼貌地请走。道济只好又揣着度牒,前往下一家寺院。

道济医术高明,每到一处,他都会利用自己的医术,为当地百姓治病行医,解除病痛。而且所用之草药,都是他亲自上山采来,且分文不取,只是化缘吃食,酒肉不拒。很多疑难杂症在他的手上,往往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他的高超医术和仁者医德,在僧侣和百姓中广为流传。一些富庶名门和官宦之家都慕名相邀,但道济都一一拒绝,他不愿和官家打交道。

后来,他所在的寺庙净慈寺被大火烧毁,道济异常心痛,于是自己撰写了化缘疏,到处募化。由于其显赫的家世和超高的人气,使得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募得了足够的资金,重新修缮了净慈寺,恢复了寺院往昔的恢弘气势。也让一干僧众有了落脚之处。

道济还经常惩奸除恶,打抱不平。喜欢为百姓调解矛盾,遇到生活困顿的穷苦百姓,道济还会将辛苦募集到的散碎银子送给他们,帮助其渡过难关。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南怀瑾旧照)

四、佛学深厚,擅诗善文。

道济是得道高僧慧远的座下弟子,慧远是南宋时期有名的禅僧,是与大慧宗杲齐名的一代禅宗大师,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的领袖人物之一。道济拜入慧远门下后,随慧远修习佛学多年,佛学造诣很高,著有《镌峰语录》10卷,后来成为了杨岐派第六祖和禅宗第五十祖,世受香火。

同时,道济还善写诗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就写得相当精彩,不但意境优美,动静结合,对仗工整,且飘逸洒脱,禅意深邃。

南怀瑾先生曾认为,道济的诗文可以和宋朝四大家媲美,“并无逊色”。

1209年,道济在净慈寺圆寂,享年61岁。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