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热土》讲的是什么?三代海南农垦人薪火相传
海南解放前夕,突击队长林汉杰接到特殊“任务”,在归侨沈丹宁带领下,接收沈家橡胶园。不料,胶园已经被敌人破坏。沈丹宁远走马来西亚,不惧生死考验,运回橡胶苗。
上世纪80年代,海南迎来开发热潮,陷入经营困境的农场却发不出工资。危急之下,陈继胜成为新任场长,人祸天灾此时却又接踵而至。他沉着应战、步步为营,志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陈俊文、林思远作为新一代“海垦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守护国家利益“化敌为友”,历经重重磨难,只为确保橡胶交易市场的稳定,担负起年轻一代的发展重任。
从解放初期、到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跟随着《天涯热土》的剧情,您将看到,三代“海垦人”的命运沉浮与海南橡胶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海南70年的时代变迁也由此铺展开来。
《天涯热土》由王功担任总导演,田原鸿导演,游伟编剧,凌潇肃、章贺等青年演员主演。从筹备到完成,主创团队历经十年不断挖掘、打磨,反复征求意见、研讨座谈,最终得以成型。
剧本创作期间,主创团队不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还走遍海南全岛,前往海南农垦各个农场、公司,用心倾听建设者们的真情实感。《天涯热土》的总导演王功也接受了文艺之声记者的采访,分享了《天涯热土》的创作历程。
在讲述“橡胶传奇”的同时,全剧更充分融入海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带领观众走进海南、了解海南。剧组主创深入海南海口、三亚、万宁、澄迈、文昌等10余个市县取景拍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亚龙湾动车站、鹿回头公园、大东海、凤凰岛、万宁石梅湾等海南各市县的美景都将在剧中一一展现。
三代“海垦人”的命运沉浮与海南橡胶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剧中如何展现海南风情,以及如何串联海南70年的时代变迁,请听导演王功的分享。
三代人的70年,从中国人站起来,到中国人富起来,再到中国人强起来。《天涯热土》通过橡胶作为重要载体,用剧情承载了中国人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业内人士认为,这部在海南解放70周年之际播出,有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海南农垦人深耕胶林的产业发展史,正是海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特区精神的一种真实写照。”
“电视剧创作必须有强而有力的精神内核。”《天涯热土》编剧游伟认为,电视剧的创作不仅要注重故事性与可看性,更要注重其中思想性,“在好看之余,要给观众留下思考的韵味。”
游伟说,“在创作过程中,团队中始终有一个共识,不管花费多少工夫,都必须把这个故事的精神内核表达出来,那就是建设者们对国家的大爱。”
70年沧桑巨变,当年“屯垦戍边”的建设场景虽已无法重现,可遍布琼岛的胶林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片凝结大爱、培植信仰的热土。橡胶事业的发展史,始终与海南的建设史牢牢绑定在一起。70年砥砺奋进,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海南岛这个边陲海岛,也从国防前哨、军垦开发之地,发展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