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周瑜汉末三分最耀眼的人,t他为什么会被丑化?

历史故事 𝄐 0

《三国演义》中,周瑜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的人,但是,这毕竟是罗贯中在小说中为了塑造主角不得已而为之的写法,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但胸襟广阔、能征善战,而且还精通音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周瑜就是一个“逼格很高”的文艺男青年。

周瑜<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845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汉末</a>三分最耀眼的人,t他为什么会被丑化?

周瑜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爷爷、父亲和叔叔,都是当时的大官。少年时候的周瑜,长相英俊,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干部子弟一样,养花遛鸟斗蛐蛐,成为纨绔子弟,相反,他从小就敏而好学,诗词歌赋、剑戟刀枪,无一不精,这也给他日后成为一名“正点”的文艺男青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文艺男青年周瑜浑身洋溢着浪漫侠义的光辉。据史料记载,十几岁的时候,他听说同乡有一个少年英才,和他同岁,名叫孙策,他就步行了上百里的路,去找孙策,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义结金兰。

这样不可思议的行为,即便今天看来,都很让人诧异,何况在那个闭塞的年代?思想指导行为,周瑜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文艺气质,才能做出这样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儿来。当然,周瑜的眼光是很独到的,他的结拜兄长也是一个大号文青,在他的竭力帮助下,孙策后来终于成为雄霸一方的诸侯,周瑜也得以功成名就。

长大以后,周瑜的文青气质就更明显了,他四处游学,足迹踏遍江南,遍访江南士子,和他们谈论时局,纵横捭阖。作为文青,周瑜不但做事出人意料,他的口才也甚是了得,在和这些有识之士不断的论述与辩论中,周瑜的见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凡文青,必懂一件乐器,周瑜当然也不例外。然而,作为东汉末年的著名“大V”文青,周瑜在音律方面的造诣,早就超出了常人,达到了演奏家的级别。

有一次,一名很有身份的江南名士邀请周瑜和众位士子做客,众人都喝的酩酊大醉,一位在当地颇具盛名的琴师在邻座抚琴。一曲终了,周瑜细步踱到琴师身边,说:“先生刚才有一段琴弹错了。”众人错愕,要知道,这名琴师可是以演奏而闻名的,只有达官贵族才能请的到,说他弹错了,莫不是年轻的周瑜醉后的胡话?

周瑜汉末三分最耀眼的人,t他为什么会被丑化?

于是众人就起哄道:“公瑾,你倒说说,这位先生是哪里弹错了?”周瑜也不谦让,直接指出了琴师刚才的错误。果然,琴师听后,拈须沉思,然后对着周瑜一揖到地,说:“公瑾说的一点不错,刚才老朽在抚琴的时候,的确是走神了。”从此以后,周瑜在音乐方面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习琴的人都以能让周瑜听琴点拨为荣,这才有了后来《三国志》中“周郎顾曲”的典故。

唐朝诗人李端曾写过一首《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可见文青周瑜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

后来在协助孙权三分天下的战乱年代,周瑜也从没有丢弃过自己的文青身份,戎马倥偬半生,他仍时常在恶战过后的军营里抚琴作诗,泪流满面。他把自己所作的日常曲谱汇集成一卷集子,取名为《长河吟》。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又逢兵荒马乱,《长河吟》不久之后就失传了。

周瑜汉末三分最耀眼的人,t他为什么会被丑化?

可以说,正是这样文武双全的帅才,正是这样别样风流的文青气质,才使得周瑜在满目粗汉硬汉的军营中鹤立鸡群,得到乔公的青眼相加,最后把女儿小乔许配于她,才子佳人,终成伉俪。然而,天妒英才,周瑜在36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这样的结局未免让人唏嘘。

文艺男青年周瑜,就像东汉的星空下那颗最璀璨的流星,虽然转瞬即逝,但却给人留下长久而鲜活的印记。

本文链接地址: